香港竞争力重返全球三甲 黄伟纶:国际商界高度肯定香港优势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联合采访团今日(23日)展开金融经济专题访问。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解读《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时强调,香港跃居全球第三的关键在于“政府效率”(全球第二)与“税务政策”(全球第一)双优势,创下全球前十最大增幅。黄伟纶指出,国际商界对香港普通法制度、低税率及资金自由流动的高度肯定,是排名自2019面来首返三甲的重要原因。
署理商经局局长陈百里及署理财库局长陈浩濂亦有出席,分别阐述了香港巩固贸易枢纽及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的战略部署。
政府效率排名全球第二 黄伟纶:公务员团队改革见成效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最新发布《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全球排名升至第三位,为自2019年后首次重返三甲。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指出,排名跃升主要体现于两大领域:政府效率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反映18万公务员团队推行“以结果为目标”改革初见成效;营商环境指数亦大幅攀升,证明国际商界对香港坚持普通法制度、低税率及自由贸易政策予以高度肯定。
黄伟纶强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维持第三且评分提升,加上去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反映国际社会持续认可香港优势,当局将持续提升竞争力。
陈百里:三大策略巩固国际贸易中心
陈百里表示,面对地缘政治动荡下,国际贸易新格局的现状,“香港正采取三大策略巩固国际贸易中心地位”。首先是开拓市场,深化中东、东盟新兴市场合作。香港现已与21个经济体签订9份自贸协定,及与33个经济体签订24份投资保障协定,便利香港货物及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及为投资提供保障。
其次是强化招商,2024年底驻港境外企业达9,960家,初创近4,700家创新高。2024年前五月吸引319家企业落户,同比增23%。
第三是拓展内地销售市场,丰富“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内容,将强化“湾区经贸通”(GoGBA)平台,并在大型展览设香港馆,为港商进入内地市场提供资源。
陈浩濂:深化离岸人民币枢纽角色
陈浩濂则强调,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将以四大方向提升功能。首先是维持香港1.1万亿元全球最大资金池及结算优势,2024年前五个月处理全球约八成离岸人民币清算业务;第二是强化债券市场,国家财政部连续1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累计逾4000亿元,应利用离岸人民币金融活动引入环球基金。支持国家经济发展。
第三是推动“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联动中国、泰国及阿联酋央行提升跨境支付效率;第四是拓展东盟与中东网络,支持当地机构在港发行绿色债券,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