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租场会否改为抽签打击“炒场党”?政府:用家倾向先到先得

撰文: 何夏怡
出版:更新:

康文署预订康体服务的系统“SmartPLAY”2023年启用后,“炒场”现象仍然频现,有市民难以租用场地。选委界立法会议员简慧敏今日(18日)质询政府会否以抽签代替“先到先得”的方式去分配场地,打击“炒场”行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回应说抽签虽然公平,但要申请者提前规划时间,还要留意结果,实质上与“先到先得”相比各有利弊,综合考虑市民意见后,只有草地足球场可通过抽签方式租用。

简慧敏称,有市民反映若不通过炒场中介,无法预定繁忙时段的场地。(黄浩谦摄)

政府:大多数用家倾向“先到先得”

政府在会上公布,“SmartPLAY”启用至今年5月,康文署已进行逾89万次抽样巡查,当中超过1.3万名租用人因违规而受到惩处,90日内不能预订康文署的收费康体设施。而从2023年11月至今年5月期间,署方共接获435宗与“炒场”相关的投诉,调查后惩处50宗违规个案。

简慧敏其后追问,有市民反映若不透过“炒场”中介租场,无法预订繁忙时段的场地,最近康文署为庆祝七一回归,开放多个项目让市民抽签免费使用,询问当局会否广泛应用抽签,防范“炒场”中介不当牟利。

刘震重申现时“SmartPLAY”采用“先到先得”,是参考绝大多数用家的意见。(卢翊铭摄)

刘震重申现时系统采用“先到先得”,是参考绝大多数用家的意见,举例2022年和2024年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抽签更合适。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林琳询问当局,有无堵塞外挂机器人程式“炒场”的技术漏洞。(黄浩谦摄)

用机械人外挂程式“炒场” 议员吁堵塞漏洞

民建联林琳表示,很多人使用外挂机器人程式在“SmartPLAY”排队“炒场”,关注当局有否堵塞技术漏洞。

刘震回应指,曾在今年初系统的繁忙时段,拦截逾500万个怀疑程式登入的请求,同时康文署和承办商亦不时检讨、更新系统。他呼吁市民不要向炒场中介购买代订服务,因有机会买到虚假服务,最终取不到场地,亦可能泄露个人资料。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霍启刚霍启刚,询问当局会否预留资源提升系统。(黄浩谦摄)

“SmartPLAY”每年开支约5600万元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霍启刚关注用外挂程式“抢飞”,他指现时有程式可以破解真人测试,举例今晨7点登入“SmartPLAY”时有1万多人排队,不到十分钟就清零,显然大部分是外挂程式。他续指科技更新换代快,每年维护费用有六千多万元,询问当局会否预留资源提升系统。

刘震称,新系统每年总营运开支预计约5600万元,费用包括硬件和软件维修、日常支援、服务提升,有需要可以动用部门资源,更新系统以应付最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