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owSpeed甲亢哥.拆局|网红“宣传大使” 香港捉到鹿唔脱角?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简称Speed)日前到访香港,进行“即兴”游玩直播,吸引大批粉丝追星,亦引起市民围观。许多人透过他重新认识z世代与α世代青少年追逐什么潮流,同时也见识到网红对城市作另类宣传的威力,旅发局、文体旅局长,以至特首,接连被追问是否曾经尝试找他帮忙宣传香港。

Speed在YouTube坐拥3800万粉丝,3月下旬开启“中国行”,从上海、北京、河南、成都,到重庆,再到香港与深圳。旅行期间他长时间直播CityWalk。在内地刮起旋风,于镜头前尽情展现各地文化特色与科技发展,成为“说好中国故事”的新样板,反观他在香港虽然尝试了“打小人”、坐电车、到“街场”踢波等地道活动,但未能好好展现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风情。香港是否“捉到鹿但唔识脱角”?

IShowSpeed中国行。

Speed到香港没获协助? 港府:有接触但对方无要求

现年20岁的Speed早在2019年已开始直播主生涯,以极高的说话音量和夸张搞笑的表情与动作闻名,深受年轻一代网民欢迎。他在3月24日首度踏足中国,并在YouTube全程直播旅程。在长城上,他身穿“东北大花袄”西装,与游客贴脸拍摄短影片;打卡成都中医馆时,他体验了把脉、针灸、按摩;在上海期间,“甲亢哥”与来自香港的歌手王嘉尔一起打乒乓球,跳中国传统的舞狮,在火锅店体验经典的“扯面”。

Speed来到香港,起初却是一片混乱。他在主题公园外被人爆粗大骂,乘搭港铁时有人逆线行扶手电梯追星,有人损坏闸机及逃票。Speed在香港期间,警方接获最少3宗报案,涉嫌投诉滋扰和刑事毁坏等。他到达香港时,网上兴起“Speed系边个”的讨论,当发现他是正火爆内地的超级网红,又有人追问特区政府有没有尝试发掘他的“流量密码”,把握机会宣传香港?

旅发局率先回应称,曾与相关网红的团队接触,并提出可于其行程中提供协助,但暂未收到有关网红及其团队在行程中提供协助的要求。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则表示,Speed以“即兴”为卖点,其团队未必想与官方渠道合作,将活动变得太过官式。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4月8日)出席记者会时,亦被问及旅发局有无准备?他回答称,很关注Speed,旅发局曾联络对方提出支援,惟其团队无任何要求。李家超强调,港府会尽量满足任何到港宣传的网红,业界和市民都要尽力帮助宣传香港。

Speed被一名港妈爆粗怒骂。(youtube截图)
Speed在西环登上电车,搭到上环。(YouTube片段截图)

3月底展开中国行 “即兴”直播获官方赞消除文化鸿沟

Speed确实以“即兴”为卖点,其直播影片的特色是连续数小时不间断,但其“即兴”行程实际上并非毫无安排,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都有在地网红协助其规划行程。内地盛行“网红经济”,涌现了多个掀起旅游热潮的“网红城市”,像Speed这样一位超级网红可以带来的宣传效果,显然也没有被放过。他的一些行程获得有官方支持。例如,根据内地传媒报道,他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拜师学艺”时进错庙,在当地文旅局协助下才得以向一位少林师传拜师。

从外宣角度看,由这样一位我行我素的年轻人用长时间直播的方式呈现所见所闻,确实更真实可信,有助于打破外界对中国的刻版印象。虽然Speed卷入过不少争议,在中国行里担任其导游的美越混血网红又因翻译错漏及发表侮辱性话语而遭网民口诛笔伐,但内地舆论对他这次行程整体给予肯定。他的直播观众数百万计,4月5日更成为央视节目《新闻周刊》本周人物,展现“甲亢哥”的“奇幻中国行”。中国驻美大使馆亦发文点赞,称这位美国网红“用数字的方式弥合文化鸿沟”。

2025年3月24日,美国Youtuber、知名网红IShowSpeed于前往中国进行连续6小时的直播时,一度登上一辆SU7 Ultra小米汽车,并对该车的性价比表示惊叹。(YouTube@IShowSpeed)

无法趁机宣扬“香港故事” 属后知后觉还是无新卖点?

作为一名网络营销者,Speed不想自己的活动“官式化”,并不难理解。但他在内地的走红方式,以及大陆媒体,包括央媒对他的追访与报道,对香港作旅游推广与城市形象宣传也有启示作用。立法会议员何敬康便直指:“当1000万观众跟进Speed镜头走遍香港角落: 启示好明显: 与其花钱拍啲过时兼老土嘅宣传片,不如‘放养’国际网红嚟开直播仲好过啦!保证呢啲香港故事更加吸睛。”

何敬康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补充,香港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多超级KOL,反观内地网红众多,相信早就就有一套应对手法。不过,他认为港府有诚意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协助,已经做得很好,如果下次再有名人来港需要协助,港府亦应出手。

与内地相比,香港并未顺水推舟,善用社交平台放大Speed热潮带来的宣传效用。Speed在香港主要行程为游维港、上山顶、打小人、食牛杂、落街场等,种种事项看似相当传统及“地道”;他到一河之隔的深圳,却是走访华为、试坐水路两用车、看无人机送外卖,展现深圳“创新之都”的风貌。有舆论因而慨叹香港被深圳比下去。

Speed访港期间乘搭港铁,在上环站被大批人追随包围。

何敬康:要汲取经验 应设国际网红清单留意动向

其实,正如Speed在内地也会见识“变脸”表演,地道文化本来就是一座城市的特色与“卖点”,Speed港深两地行造成心理落差,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香港致力发展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与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理应有更多的“卖点”让人发掘。何敬康便指出,香港要发掘新的卖点,港府要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要了解国际间关注甚么。他形容,地标“可以旧”,但“旧得嚟要不脱节、不过时、要有新包装”,香港的魅力才可持之以恒。

在宣传方面,何敬康认为港府仍有改善空间。他建议,政府既可以直接协助网红宣传,也可以联络相熟媒体协助宣传。他理解这次事件比较意外,大多数人事先不认识Speed,也预料不到回响可以如此大,但他认为应汲取经验,尤其是港府的新媒体宣传手法对比邻近地区有些过时。他相信港府在这方面处于学习阶段,建议政府内部研究国际网红的动态,甚至设置清单,届时配上不同的新媒体策略,可以放大宣传效应。

今后再有名人来港时,香港的宣传策略会推陈出新,还是因循守旧,留待下回分晓。

新民党立法会议员何敬康。(郑子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