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倡贯通观塘与尖沙咀海滨打造新地标 惟需解决业权等问题
立法会正审议《2024年保护海港(修订)条例草案》,若顺利通过料为九龙海滨进一步建设提供契机。民建联今日(24日)介绍打造“九龙新海滨”建议,冀贯通观塘与尖沙咀海滨连成一线,打造成香港特色的新地标。他们指,现时仍有马坑涌/宋皇台段、海心公园段和黄埔/士瓜湾段三个断裂点,希望连通发展。
民建联冀连通尖沙咀与观塘海滨 打造新地标
全国人大常委、九龙中立法会议员李慧琼表示,感谢政府多年来采纳民建联发展九龙海滨长廊的建议,如扩建土瓜湾海心公园等,惟现时九龙海滨仍有三个断裂段,分别是马坑涌/宋皇台段、海心公园段和黄埔/士瓜湾段。李慧琼说,若能连通上述断裂段及启德体育园,并在各段增设更多元设施,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崭新体验。
至于红磡站南面的临海及前码头用地亦位于九龙海滨段,根据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该区域将研究发展为海滨新地标。李慧琼指,该区土地用途复杂,涉及多个业权,加上现有码头输油管和作业设施,使得规划及开发的难度提升。
她指,该地段非常优越,若能好好利用,不仅能发展游艇会,还可举行烟花表演、发展低空经济,希望当局发展该区域时可以融入多种商业元素。
民建联九龙城区议员陈治华指,《2024年保护海港(修订)条例草案》正在立法会审议,希望善用条例修订后带来的发展契机,最终目标是贯通黄埔、土瓜湾、启德的海滨长廊,与尖沙咀海滨长廊和观塘海滨长廊连成一线,成为本港的特色地标。
开发九龙海滨 业权、土地用途成难题
民建联九龙城区多名区议员就九龙海滨的各个断裂点提出改造建议。以马坑涌/宋皇台段为例,区议员潘国华指该段有多个开发限制,包括原址有煤气调压站和码头,要确保正常运作;又指部分区域属政府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需要重新规划土地用途。他称若能开发,希望打造介绍牛棚艺术村历史的海滨长廊,并联动启德体育园打造体育旅游,如举行马拉松比赛和单车比赛等赛事。
至于海心公园段,九龙城区议员关浩洋指出,公园对开有具历史价值的鱼尾石等自然景观,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他提出改善现有海心公园的行人通道、增设单车径,并推进小型填海工程,改善原有防波堤和其他海堤设施,并将就相关建议咨询公众。
而青洲英泥码头所在的黄埔/士瓜湾段,主要问题是码头属于私人土地,业权复杂,需与业主协商才能开发海滨通道。九龙城区议员林德成希望,若能取得九龙永久码头九十号的拥有权,就建构多功能海滨活动空间。
政府财赤 李慧琼冀提供诱因推动私人公司参与
李慧琼最后作总结,称会就发展“九龙新海滨”争取各个持份者支持,做地区咨询和工作坊等。同时,她指政府财政紧张,仅凭政府难以迅速建设九龙海滨,故希望政府考虑提供足够经济诱因,推动私人公司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