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钞票样本含菌量高厕所板590倍 民建联促推动电子支付普及化

撰文: 罗家晴
出版:更新:

第四波疫情持续,现金支付或有可能成为病毒及细菌的温床。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和团队上月7日分别在沙田和大围街市分别收集5个钞票及硬币样本,交由专家化验。结果发现大围街市取得的钞票样本含菌量最高,每单位细菌菌落数目(CFU)高达710,000,比起一般家用厕板的含菌量高出约590倍。
葛珮帆表示,政府应提供更多诱因令商户使用电子支付方式,避免商户直接触摸金钱,减低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她促请政府推动统一读卡器及统一二维码,完善电子支付收费机制。

葛珮帆表示,政府应提供更多诱因令商户使用电子支付方式,避免商户直接触摸金钱,减低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罗家晴摄)

政府去年透过第三轮“防疫抗疫基金”推行“公众街市推广非接触式付款资助计划”,每档划一提供5,000元的资助,鼓励他们加装非接触式付款系统,但最终只有约三成档贩安装。

葛珮帆称,政府政策的原意是好,但执行“离地”,即使政府安装支付系统,商户仍电支付年费和手续费,亦有鱼档档主表示,戴手套湿漉漉,操作机器不便,宁愿用现金进行交易。葛珮帆认为,政府应提供诱因予商户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在研究和执行上更“落地”。

葛珮帆又促请政府不应只倾斜于八达通平台,应推广其他电子支付方式,并促设立统一二维码,让消费者使用那一种电子钱包,都可扫描付款,方便双方使用。香港智慧城市联盟金融科技委员会主席陈家豪表示,香港的电子支付多年来都是“七国咁乱”,他认为若不同服务供应商使用独立系统和读卡器,不但提升商户成本,亦会产生乱象,促请政府完善电子支付收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