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之争|罗冠聪:应寻求更多盟友 非建立敌人 叶刘望和而不同

撰文: 周皓宜
出版:更新:

反修例示威浪潮退却后,社会上“黄蓝之分”仍然明显,而“黄营”中不时出现“斗黄”的情况。流亡英国的前香港众志常委罗冠聪在facebook发文,以天鹅绒革命发起人、前捷克异议者哈维尔的“活出真诚”论(Living in Truth)回应“斗黄”现象,称要针对的是接受政权委派的任务,成为传播极权意识形态的人或企业,认为不应以最严谨的标准去攻击活在真相里的人,区分蓝黄的前设是寻找更多盟友,而非建立更多敌人。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指出,香港的“黄蓝之争”,或政治意识之争,并非香港独有,如英美也有党争或是否留欧之争,甚至宗教国家的内部争论,又希望香港“和而不同”。

罗冠聪指,“斗黄”成为了热议概念,如在黄色经济圈上,会斗谁聘得多“手足”、捐出最多款项;在个人层面,会斗有否帮衬蓝店、赞好亲中艺人的社交媒体等。他提到,前捷克异议者,及后在国家民主化后当选总统的哈维尔曾谈论“活出真诚”(Living in Truth)的重要,指在1970年代的共产捷克政局封闭,市民终日活在惶恐之中,战战兢兢地服从政权划下的条条框框,生怕有任何逾矩的行为,会遭到政治报复,甚或灭顶之灾。

他说,在这种政治氛团下,有人选择“活于谎言”(Living in lie),例如卖菜大叔为求表忠,展示一些他并不相信的标语。相反,他称,“活出真诚”正是活出人性自由和多元,各人不因政权所设的条条框框而自我局限。

罗冠聪:不应以最严谨标准攻击所有人

罗冠聪指难以直接将所有人的付出和牺牲比较,而所谓的“斗黄”,是希望划分出一套准则,透过价值观来判别谁敌谁友。他认为,即使是错买“蓝底”商品服务、专注自己的工作而缺乏政治敏感度,或者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表态的人,也不应苛求,用最严谨的标准去攻击他们。

叶刘淑仪与前主播张宝华会谈,提到黄蓝之争非香港独有。

叶刘淑仪:黄蓝之争非香港独有 高兴不同意见能诚恳交流

叶刘淑仪在facebook表示,她日前接受前主播张宝华访问,双方对“一国两制”及警方执法等理解明显有分歧,但很高兴他们都能诚恳交流。她提到,香港经历2019年修例风波以后发展的政治及暴力事件,到去年回归日前夕《港区国安法》正式通过,香港逐渐回复平静。而香港的“黄蓝之争”,或政治意识之争,其实不是香港独有,就如英美也有党争或是否留欧之争,甚至宗教国家的内部争论。

她又认为,香港2021年应该好好恢复元气,无论与其他人意见有多不同,应该好好互相尊重,保持“和而不同”,共同寻求让香港复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