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吁增港青对祖国向心力 林琳:目前交流停留衣食住行层面

撰文: 周礼希
出版:更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涉港澳部分,提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民建联林琳接受《香港01》访问表示,香港青少年现时对祖国的向心力一定不足够,认为港府回归多年来一直未做好推广国情的工作,强调教育、交流等工作不能形式化地执行。
林琳指加强交流有必要,以往由青发会举办的交流活动都有用处,不过暂时只流于较基本的交流,如对衣食住行方面的感觉,暂未深化至在内地寻找就业机会。

林琳直言,香港青少年现时对祖国的向心力一定不足够。(资料图片/高仲明摄)

批港府未有将推销国情视为重要工作

林琳表示,香港青少年现时对祖国的向心力一定不足够。她指,经过去年的社会事件,更凸显香港回归多年来一直未做好相关工作,相信原因在于港府官员一直未有将推销国情视为重要的工作,认为教育、交流等工作不能形式化地执行。

林琳举例指,在一国两制之下,内地与香港一向有区隔,例如在香港如果想找有关深圳的资料,都需要花费不少力气才能找到。她强调交流有必要,又指以往由青年发展委员会举办的交流活动都有用,不过暂时只流于较基本的交流,如对衣食住行方面的感觉,但对于在内地寻找就业机会方面则未感受到。

至于如何利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加强交流,林琳认为各行各业都需要交流,而港人到内地交流时,需要接受、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如果做不到,还谈何做生意?”林琳亦提到一定隐忧,例如经过去年社会事件,内地对香港年青人误解较多,又认为港方官员推动工作习惯按部就班,而非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习近平南下情况▼

+4

另外,习近平在深圳发展讲话时,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准。

习近平亦提到,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他强调,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

习近平又指,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提到,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