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识卷问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 叶刘斥不公:改卷员都未必识
2020年中学文凭试(DSE)核心科目通识科笔试今日(27日)开考,当中卷一必答题引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人人发表自由之权利,受尊重他人权利或名誉、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等限制,要求考生按提供资料就新闻自由及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情况阐述答案。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叶刘淑仪表示,必须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及相关判辞了解得非常透彻,始能答得好,直言考题对考生不公平,“学生根本唔识答,改卷的老师都未必够水平”。经民联议员、关注通识教育联席会议召集人梁美芬认同该题内容敏感,她认为任何自由都不应凌驾国家安全。
不过,公民党议员郭家麒认为,极权国家都以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为由,打压新闻自由,很多国家都视新闻自由为不能破坏的原则。
通识科试卷分为卷一必答题及卷二选答题,当中必答题第三题涉及“今日香港”单元,提供资料A“公众对香港新闻自由的意见调查结果”;及资料B的2010年一份期刊文章及2018年的报章评论,内容包括引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出版及发表自由的条文,设有尊重他人权利或名誉、保障公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等限制,“新闻自由并不是绝对”。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资料,描述公众对香港新闻自由意见的主要特征;和就试题提供的资料及就自己所知,指出两个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出现的两难情境阐述答案。
叶刘:考题对考生不公平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新民党叶刘淑仪表示,有关考题对考生不公平,指必须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人权法》及相关判辞了解得非常透彻,始能答得好,直言“学生根本唔识答,改卷的老师都未必够水平”。
叶太指,国际间就言论、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有大量讨论,并非只提供少许参考资料,就可让考生了解背景,质疑考评局出卷不当。至于应如何回应考题,叶太指ICCPR第19条有详细论述,在保障国民安全的情况下,某些自由权利会受限,举例指若某人以新闻自由为名,撰文攻击其国家货币,已构成金融安全问题。
她又指,知道有学生担心评卷员立场问题,作答时要刻意迎合某方立场或政治正确,但通识科理念本非如此,重申通识科有很多问题,不应成为DSE必修科。
梁美芬:任何自由不应凌驾国安 郭家麒:不容限制
本身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的梁美芬认为,任何自由都不应凌驾国家安全,包括新闻自由,又指以往香港提及新闻自由时,只提及ICCPR中第一、二款“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及“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而没有提及第三款指“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她认为试卷只是将第三款列出,每种自由都有相应限制,又称每个国家都有同类限制,保障国家安全及秩序。
公民党议员郭家麒则指,如果社会重视每个人的自由,没有任何因素是凌驾于新闻自由,不能容许任何借口加以限制,又指“极权国家”都以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为由,打压新闻自由,因此很多国家都视新闻自由为不能破坏的原则。他表示,通识试科目的是让学生以不同角度思考,考评局对题目不应设标准答案,将新闻自由受制于普通市民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国家安全或社会秩序。
梁美芬再倡改为选修科
梁美芬再次要求将通识科改为选修科,让学生有自由选择,指无论是文科生或是理科生都需花费大量时间准备通识科,而且考生毋须了解题目背后的议题,答题时只是“反射动作式”作答,有违通识科的原意。
郭家麒表明不同意,指通识科鼓励及教育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思考,有其必要性,令中学生可扩阔眼光及接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