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修例风波重创建制 梁美芬:发挥在野党角色 不盲撑政府
修例风波牵起回归以来最大的社会动荡,更令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中遭遇崩盘式大败。回顾风雨飘摇的一年,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表示,纵使建制派经历败选,日后亦绝不会做反对派,而是发挥“在野党”角色监督政府,“政府有唔啱会批评,以后逐个议题去看,是其是非其非,支持政府无必然的。”
梁美芬早前在立法会提出引用《权力及特权条例》,成立专责委员会全面调查反修例风波,她认为委员会可全面调查风波的前因后果,就如何让社会回复平静作出建议,较其他议员提出传召官员就具争议性事件,如“7.21”元朗袭击事件、“8.31”太子站事件到立法会作证,更具效用。
再批通识 “容易被灌输不正确思想”
修例风波卷起十级政治风暴,示威活动至今仍持续,梁美芬日前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今次风波始终是政治问题,本港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只是加剧问题恶化程度。她称据自己观察,身边有很多过往无参与游行示威的朋友,今次都有站出来示威,认为今次风波“将港人对内地情仇及恐惧全部爆发出来,即使是曾在内地经历文革、六四事件的也不例外。”
至于年轻一代,在城市大学任教法律课程的梁美芬说,自己在过去半年与不同年轻人接触,当中有人更曾参与街头示威,她认为,在今次风波中站在前线的正是1997年后出生的一代,“他们13、14岁时开始读通识,十分关心政治,但接触面不够广泛,容易被灌输不正确思想,加上朋辈压力、和理非不割席,令他们在犯罪后才懂后悔。”
政府欠政治手腕 低估沉默一群反应
梁美芬认为,若没有反修例风波,建制派在议会内的势头向好,但她承认在6月15日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例前,建制派亦有误判民情,“当对方讲紧逃犯条例剥夺人权嘅时候,建制仲解释紧法律问题。”她承认建制派当时要与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但在6月15日后发生的暴力事件,有复杂政治力量在后,建制派已很少参与其中。”
社会上不少人批评,政府在今次风波中“慢几拍”,文宣工作“跑输几条街”,梁美芬坦言,政府不懂如何转弯、敏感度不足,亦欠缺政治手腕,低估了社会上沉默一群的反应,“政府只顾处理对错,无理会群众感觉”,间接导致了今日的结果。
不能特赦犯罪者 倘轻判要符合普通法原则
面对当前的社会动荡,究竟有何解决良策?梁美芬指,现时社会陷入疯狂局面,政府首要令社会冷静下来,日后在统治手腕上应软硬兼施,“以怀柔政策去做,要意识到香港是个国际大都会,几十年来其实都系咁复杂(的局面),大家日后都要重新认识香港。”
至于民间坚持的五大诉求,身兼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的梁美芬认为,即使现时香港未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但仍有现存法律与23条内容重叠,强调“香港不能容许推翻政权的革命,所以不能特赦(犯罪者),倘作轻判亦要符合普通法原则及司法程序,不能因为有人使用暴力就特赦,这是万万不可。”
发挥在野党角色 绝不做反对派
建制派在刚过去的区议会选举大败,经民联派出25人出选,仅3人当选,会否认为建制派是被政府拖累?梁美芬坦言,对于政府在修例工作上的不足感无奈,认为政府若仍视建制派为盟友,日后应保持沟通,但即使如此,她们绝不会做反对派,反之会发挥在野党的角色监督政府,“政府有唔啱都会批评,以后会逐个议题去睇,是其是非其非,支持政府没有必然的。”
梁美芬又说,选举胜负乃兵家常事,但有时也觉得与政府沟通像对牛弹琴,故日后只可做好自己本份,维护国家及香港利益。
调查不能针对警队 料监警会报告述及权力不足问题
特首林郑月娥早前表示,参考2011年伦敦骚乱事件,将成立“独立检讨委员会”检视运动成因,找出当中的社会、经济及政治问题。梁美芬说,委员会至今仍未觅得有心人加入,认为政府不应拘泥于找退休法官主持,又估计在监警会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将谈及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权力不足的问题。
至于应否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过去半年一系列事件,梁美芬指,调查不能针对警队,因为政府亦要摆平警队及其支持者的诉求。
梁美芬早前建议在立法会引用《权力及特权条例》,成立12人的专责委员会,调查自6月以来的反修例风波,并已获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批准,目前正游说各党派议员支持。她认为,可参考2008年时调查雷曼事件的做法,强调委员会可全面调查风波的前因后果,不论远因或近因,并可免却其他议员就单一争议性事件而另成立专责委员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