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2019】10月施政报告撑经济 蔡子强忧未能有效回应诉求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行政会议在7月16日休会,原计划8月27日复会,较去年多放一周假。不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与33名商界代表会面后见记者时称,由于香港目前情况严峻,可能有更多事情需要行会给予意见,宣布提早于下周二(13日)复会。
林郑进一步指,10月施政报告会有一些大胆的措施,冀帮助恢复经济动力,亦会推广香港国际形象,提升竞争力及吸引力。
然而,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质疑,以经济、民生为手段是否能有效回应市民当前的政治诉求,而推出措施的时间亦存在隐忧。
以经济应对政治 是一厢情愿做法
蔡子强质疑,林郑提出采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认为是一厢情愿的做法。蔡表示:“林郑提出经济措施,但其实无问过年轻人想要甚么,因此我对这些措施的成效有些怀疑。”
蔡续称,《逃犯条例》争议的示威者,主要提出的是政治诉求,包括撤回修例,质疑经济措施是否当前年轻人需要的东西,能否对应市民诉求。他又表示,7月29日国务院港澳办发表意见之后,律政司决定以暴动罪起诉44人,质疑强硬拘捕、起诉是否解决事件的有效方法。
北京担心10月1日国庆有尴尬场面
另一大问题是推出措施的时间。施政报告在10月发表,蔡子强谓,从多方消息得知,北京及香港政府其实很担心10月1日70周年国庆会“出事”。
他忧虑如果10月才公布措施,会否未能有效回应社会,令到国庆出现尴尬场面。
中长期措施“远水不能救近火”
至于长远深层次矛盾,例如楼价与房屋供应问题,蔡子强认为政府会尝试去做,例如虽然有人不喜欢人工岛,但确实是一项应对土地问题的措施。然而无论是中期的施政报告,还是长期的政策,都“远水不能救近火”,未能回应市民当前的诉求,因此蔡子强对政策成效表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