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郑若骅疑检控主要考虑政治 李安然:如属实法治崩溃

撰文: 庄恭南
出版:更新:

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引发超过一个月以来的示威浪潮,近日公务员团队亦连番有公开信批评政府。律政司长郑若骅被律政司检控人员以律政司信笺发公开信,点名批评她处理牵涉大型公众活动的案件时,“主要考虑政治因素”,视检控原则如粪土。
法律界团体法政汇思召集人李安然今早(1日)接受港台节目《千禧年代》电话访问时表示,公开信指控非常严重如情况属实,“ 律政司司长破坏法治得好紧要”。他解释,如律政司检控主要考虑政治因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将会崩毁。
另外,44名上环冲突中的示威者被控暴动罪,多名听众质疑暴动罪属严重罪行,仅花两日时间就决定检控是儿戏。

李安然指,公开信指控非常严重,如情况属实,“ 律政司司长破坏法治得好紧要”,他解释,如律政司检控主要考虑政治因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将会崩毁。(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李安然表示,公开信指控非常严重,如果属实,是律政司司长对法治的严重破坏。他又指,律政司频繁与警方开会未必属政治性质,但若律政司司长面对指控如此严重的公开信,必须对公众交代。

此外,节目上多名市民致电质疑警方短短两日即以暴动罪检控被捕者。周先生指出,暴动罪是严重罪行,两日内决定检控44人是相当快的速度,罪行刑期亦不短,如罪行严重,不理解法庭为何仍批准保释。7.21元朗无差别袭击事件发生前一日,参与一个亲政府阵营集会的《经济日报》前社长石镜泉曾发言指,要用“藤条、水喉通”对付示威者。周先生指,某著名股评人发表某些言论后不足48小时就发生某事,质疑警方没有跟进事件。他强调,起诉要考虑疑点和成功率,不能以法庭当作工具令公众恐慌。

另一名听众同样质疑政府对法治破坏更加大。听众何先生形容,目前示威浪潮是民变,不是为了利益财物去破坏,如社会不满成为主流,由少数人刑事检控多数人,“政府是破坏法治,不是保护法治”。他质疑警方对示威者高调执法,但对警员自身违法行为,却没有高调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