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收紧长者综援年龄引起社会广泛批评,特首林郑及劳福局长多番失言又惹来连串风波,最终惟有稍作让步,为受影响的60至64岁长提供1060元补贴。不过,申领补贴的条件,就是要参加自力更生计划“揾工做”,否则补贴将被扣减200元。而这个补救措施,亦再惹来质疑。“好打得”的林郑仍未回港,年届68岁、署理行政长官的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以及智商高达160的劳福局长罗致光两人今日(26)则兵分两路,6小时内分别出席共7个场合,期间谈及长者及社福问题时,两人又再金句连连,《香港01》带大家逐一细数。
罗致光谈及不参加自力更生计划的60至64岁长者会被扣减200元补贴时,形容做法是很“起码”的象征式的安排,如果有关人士连续六个月不求职,或者不会见社工协助他就业,才有“象征式”的所谓扣减200元。到底200元,对于基层长者来说,又是否象征式呢? 对于要求长者参加“自力更新计划”,罗致光就称,希望尽量帮助他们就业,因为相信这不但对长者的经济(能力)会有帮助,亦对其社交、精神健康、自信心等都有帮助。不知一个将人生大半时间都献给工作的长者,是否想要这种帮助呢? 早前罗致光的“60岁中年论”引起全城哗然,罗今日出席电台节目时,称该句说话是“逻辑说话”,因120岁是人类寿命估计上限,因此事实上不会发生,只是公众未有理会有关说法的前文后理,就不断延伸及理解;又解释指自己的言论有时较偏向使用逻辑语言,而非用政治语言;而制定政策时,亦可能偏向较多思考理性与政策逻辑,少了空间思考外界反应。 而张建宗稍后出席一个论坛后,也谈及扣减200元补贴的做法,他就解释,60至64岁人士若找不到工作,绝对不会扣减其综援,“纯粹希望他们继续努力,装备他们,让他们有多些机会进入劳动市场,可以说是一种正面的支援。” 其后,张建宗又表示,扣减200元安排的目的,是协助长者就业,故此鼓励他们参加自力更新就业支援,“但如果他们选择不接受服务,亦需要给我们一个充分理由。所以大家的焦点不要放在所谓的扣减200元方面,那个并不是焦点,焦点是要充分鼓励他们就业。” 张建宗再被问及,有政党认为扣减200元安排对60至64岁长者影响很大,政府是否一意孤行时,他就著大家“不要过分演绎这200元,因为我们目的是正面的,是有建设性的”,又称措施是鼓励长者“站起来”,如长者身体有缺憾,根本不会用扣减的200元的做法处理,指“剩下的三成才是建全人士,所以人数不是太多,大家不要有错觉,我们会全力帮助他们就业。” 张建宗又指,“自力更生计划”一直都存在,以政府总部三分之一的清洁工和保安员都超过65岁为例,指“他们可以用两元优惠搭车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