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撤换张建宗有何玄机? 一个动作透现港府未来三年管治攻略
日前有报道指特首林郑月娥有意撤换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林郑当日回应指属揣测性报道,现时并无计划。但《香港01》接获消息,林郑已就撤换司长一事上报北京,且提议由现任局长顶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成接任大热,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亦有机会“叫糊”。政圈普遍认为,倘若林郑最终真的更换政务司长,以相对较有干劲的邱腾华顶上,意味着港府已准备未来三年要打硬仗,其中最棘手的莫过于23条立法,而从“落刀”的职位看来,这次立法的内容料会相当惹火,所以才需要由政策局以上的“大臣”担大旗。
当年梁振英也曾中途换马
特首内阁“中途换马”并非首次。2015年7月,特区政府在政改方案遭否决后大约一个月,梁振英宣布进行小型内阁改组,时任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和公务员事务局局长邓国威“被辞职”,分别由原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刘江华及原海关关长张云正接任。当时曾德成及邓国威声称是以退休及家庭理由离职,但政圈有传是梁振英希望清除不合意的管治团队成员,包括不满公务员队伍“人心回归”的工作不理想,以及当时他与曾德成的哥哥、一直被视为竞逐特首黑马的时任立法会主曾钰成处于暗中较劲状态。
今次倘林郑中途换掉张建宗,情况与梁振英截然不同。虽然政界一直流传,张建宗不是林郑杯茶,觉得他办事能力不高,但张任内并无明显错失,“罪不至死”,政界人士普遍相信,林郑是考虑到未来需处理重大棘手任务,需要以更具魄力的政务司长上阵,所以手起刀落,请走张建宗。
政府于03年推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时,主要由时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负责,政务司司长基本上没有角色,而当时作为港府第二把交椅的曾荫权亦因而“避过一劫”,保住民望不跌。至于梁爱诗、叶刘淑仪和林瑞麟,民望随着民情反弹而受压,其中叶太更成为反对阵营的箭靶。
一名资深建制派人士分析,林郑本来可以“好来好去”,把张建宗留到2022年换届才转人,但现在就急于行动,很可能是冲看23条立法这场大战役而来。未来的政务司司长,很可能会打破常规,在23条立法战场中“落水”。
事实上,被传接任CS大热的邱腾华,为林郑内阁中出任问责官员最长时间的局长,且曾任职特首办主任,惯于在不同政策局间协调。以后23条出台时,由保安局长独担大旗的场面应不复见。
政务司长“落水”处理重大棘手议题,林郑可谓是过来人。2015年港府推销政改方案,就是由当时出任政务司长的她,加上时任律政司长袁国强和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谭志源,组成“政改三小组”主推,其中林郑月娥一直肩起重要角色。
可以说,林郑部署政务司长“换马”,不仅反映23条立法事在必行,还预示港府推销立法的布阵有变,跟以前有不同玩法。再说,在律政司司长、保安局局长、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之上再加一层政务司司长,无形中为林郑在23条战场之间又加多一重屏障,多少可卸减民望下挫的压力,对竞逐连任特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