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今天(23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主持下揭幕,获邀出席见证仪式的香港政界人士达百人,且全是特区官员、港区人大、政协,以及涵盖大部分建制派党团核心的立法会代表,可谓阵容强大。不过,“不到珠海不知官小”,在国家最高领导人同场下,平日相对位高权重的香港政界人士也马上变得没有这么重“份量”,无缘参与典礼中的重头戏。习近平在仪式结束后乘船巡览大桥,获安排陪伴在侧的全经严格筛选,“上船”的门槛高到连身为港府第二把交椅的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也无资格跨过去。其他一众嘉宾在仪式坐到尾后,只能跟随大会安排乘专车返酒店收拾行装。
被喻为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今日揭幕,不仅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打通了“任督二脉”,还象征内地与香港融合又迈进了一步,北京的重视程度,与贯通广州、深圳、香港的“千亿铁路”高铁不相伯仲。主管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韩正在大桥开幕式致辞强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这番话将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提升至国家战略级层次。(路透社) 一条港珠澳大桥,意味粤港澳大湾区又搭通多一条经脉,国家主席习近平借“南巡”之便亮相开幕仪式,更令这条世界最长跨海桥隧公路变成今日政圈的政点。全港获邀出席仪式的嘉宾不到200人,撇除建造大桥有功的工程人员,政界人士约100人,可说全是建制派内的头面人物,变相成就了一场“朝圣式”政治派对。(余俊亮摄) 大桥开幕礼在重量级中央领导人的加持下举行,开始不久即出现“亮点”一幕,习近平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并排进场,澳门特首崔世安(左三)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左七)紧随其后,副总理刘鹤(左六)、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右三)则排在崔世安和韩正的后面。至于两名前香港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则站在最后。(路透社) 林郑月娥和崔世安分别为香港和澳门的首长,理应地位相等,惟林郑却能与习近平并肩前行,坊间出现不同解读,有人认为是中央想凸显重视香港,亦有人认为是出于女性优先。无论如何解读也好,林郑获“优待”是铁一般的事实。(路透社) 在大桥开幕礼上,主礼的习近平仅说了一句说话12个字:“我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仪式结束后,轮到另一个重头戏,就是习近平乘船巡览大桥,但可能基于座位有限或保安考虑,能一并登船的人士极少,于是,这艘船的门槛某程度上亦是政治份量的量尺。(余俊亮摄) 据了解,香港嘉宾名单中,获邀与习近平同挤一只船巡览大桥的,只有两个人,就是特首林郑月娥与运房局局长陈帆。(美联社) 林郑获安排与习近平一起登船巡桥,因为她是香港特首,是港珠澳大桥三方中的其中一方最高代表,而陈帆皆因是相关主事官员,他在港府架构内属高层级的政治官员,但在这里仿佛成了“技术官僚”,以官阶来说,算是政治食物链中的最低一级。(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不到北京不知官小”,在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同场下,粤港澳三地除第一把交椅外,其他高官们都不算官阶很突出,没有机会登船巡桥,并不令人意外。(路透社) 就连港府第二把交椅、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亦未有获安排登船巡桥。其他在港府礼宾名单上再低一些的香港政治界人士,更是在仪式中由头坐到落尾,仪式完后就被安排乘专车回酒店,未见有“特别节目”。(资料图片) 未获安排上船巡桥的还有许多政界级数不低者,例如两名前特首董建华及梁振英,二人已晋身全国政协副主席,但现场所见,二人没有随众人登船巡桥。(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前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曾被形容为“中央最信任的香港人”,亦未获派巡桥“登船证”。(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算是三权分立中,其中一权的代表,同样无缘与习近平上船视察大桥。(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一场大桥开幕礼,由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现身,份量马上重多了,而保安也森严了不少,警车在大桥上候命的场面随处可见。(余俊亮摄) 大桥开幕仪式保安森严,从禁止嘉宾不能带同手提电话出席,已可见一斑。(美联社) 获邀登船巡桥的嘉宾属少数,到了珠海却缺席仪式的更少。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称因其担任主席的立法会资讯科技事务委员会法定人数不足,放弃出席开幕仪式,在今早乘搭最早的一班船返港,她说:“不能亲证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有点失落...”。(葛珮帆提供) 腹大便便的新民党容海恩也有与党主席叶刘淑仪到珠海出席仪式。她认为整个安排不俗,且十分认真,只对不能带手机进场留下倩影感到失望,唯有靠记者帮忙拍照留念。(容海恩fb) 大桥开幕仪式曲终人散,未有安排“余庆节目”,写有“港珠澳大桥”字样的背景板自然成为各人“打卡”热点。(刘国勋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