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华裔”字眼感不舒服 刘鸣炜:无人会叫我“非白人”
撰文: 郑榕笛
出版:更新:
刘鸣炜今日(20日)以MWYO青年智库创办人身份出席少数族裔身份研究活动。特首林郑月娥亦有到场支持。刘鸣炜表示自己每次用到“少数族裔”或“非华裔”等字眼时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他在外国也从未被标签为“非白人”。
刘鸣炜上台自白,说自己平日经常使用“少数族裔”或“非华裔”等字眼称呼在港的少数族裔人士,这些字眼在社会上已被广泛使用。“我要大家坦白,我一直对这些字眼都感到不太舒服,听起来就是不太对。”刘说自己曾在加拿大和英国居住,也经常去很多国家,从未被人直接标签为“非白人”。如果他在外国被这样称呼,会觉得自己被分类,“虽然我实际上可能真的是‘少数’,但会感觉不好。”
客串话剧扮白目店员
活动上有几名少数族裔演员演出话剧,反映一般少数族裔融入香港的困难。刘鸣炜亦亲身落场,客串一名卖水店员。他不停追问印度裔客人:“你从哪里来?”虽然对方已再三回答是香港人,但刘鸣炜仍不满意,最终对方只好无奈答是自己是印度人。
研究:少数族裔更爱被叫“香港人”
同场发表的研究访问253名少数族裔青年,“超过6成青年对少数族裔这个词没什么意见”, 但他们更喜欢被称为“香港人”或“香港”加上他们的族裔,例如:香港巴基斯坦人,从而更强调他们是香港人的身份。
研究同时反映,84%少数族裔青年在香港生活感到高兴,但有43%的少数族裔青年想在10年内离开香港。主要因为语言障碍导致就业和社会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