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蔡冠深吁港人勿抱偏见看待大湾区:不求进步会被移民取代

撰文: 李伟欣
出版:更新: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近年政商界的热门话题,但对星斗市民而言,却好像有点遥不可及。不过,随着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措施陆续出台,社会开始关注更多具体细节公布的时间表。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香港在大湾区规划中既有机遇亦有挑战,他冀特区政府为港人争取更多国民待遇,尤其是推动“港人港税”的落实。
对于有部份年轻人对大湾区反应冷淡、甚至抗拒,蔡冠深认为,日后港人是否到大湾区发展属他们的个人选择,呼吁新一代勿抱有前设和偏见去看待这个国家发展战略,而是发掘和探索更多的商机来增值自己,否则将来会被新的移民取代。

蔡冠深认为,若回乡证可同时用作港人在内地的身份认证,是一件好事。(陈百灏摄)

政商界期盼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近来以“成熟一项推一项”的方式陆续出台,范围涵盖金融、商业投资和港人在内地生活就业等。小至“港人在内地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住址证明豁免”,大至内地科研资金过河等都有涉猎。最近讨论最为热烈的,要数是向港澳在内地生活人士发放“内地居住证”和升级回乡证至内地身份证等国民待遇的安排。 

蔡冠深去年开始担任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近日在港极力推销大湾区,又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要求落实更多惠及港人的措施,尤其是加强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和推动“港人港税”,减低港人到大湾区工作的成本。他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虽然未听闻当局考虑升级回乡证的消息,但认为回乡证可同时用作港人在内地的身份认证,是一件好事,“日后港人无须再额外申请多一个证件,身份更加清晰”。 

中央和港府一直宣传粤港澳大湾区能为香港青年带来发展机遇,但有调查指,逾半青年人不愿到大湾区发展,亦有声音质疑,居住证等利民措施只是促进香港大陆化的手段。蔡冠深认为,年轻一辈之所以抗拒大湾区,是源自于对内地的不了解,或听了某些片面的宣传,导致他们认为到内地发展未必适合。他说,是否到大湾区发展是个人选择,经常往返两地不会使市民对香港变得陌生,“现在是多了一个选举,我想香港人是很懂得计数的,边度有‘着数’就去边度。我经常去内地,亦经常回港,往返中港两地并不会令我对香港变得陌生,或影响我对香港制度和文化的看法。相反,眼界只会变得更广阔”。

蔡冠深指外国人以中性的态度来看待内地发展。(陈百灏摄)

蔡冠深昨日举办世界华商高峰论坛,讨论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机遇。他说,外国人以中性的态度来看待内地发展,“我认识的华商人人都争着去大湾区,因为他们不存在香港年轻人那种抗拒的心态”,他认为外国人这种价值观值得港人借镜,呼吁港人不要未作了解,就先有前设和偏见。他续指,身份认同和价值观是很抽象的东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应先客观地了解,“觉得好就接受,唔得就唔接受”。

回归20年以来,一直在发展中领先中国内地的香港,会否有天被超越?蔡冠深说,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除了新界原居民外,上一代人都是透过不同的方式来港定居,“如果香港人不融入国家发展、不学习进步,当新一批人来了之后,他们会被慢慢取代”。他说,香港是多元社会,当中赖以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不同地方的精英和资金来港发展,有民族和资金的融和才有繁荣的社会,他坦言“若有人仍然裹足不前,不去学习最好的东西,咁就无办法”。

蔡冠深近期在港极力推销大湾区。(陈百灏摄)
如果香港人不融入国家发展、不学习进步,当新一批人来了之后,他们会被慢慢取代。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