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规划关你事? 前期惠港措施大盘点 投资、生活无孔不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北京召开首次会议,林郑会后指大湾区规划草拟文本已准备就绪,令这份影响香港未来发展的规划框架再受关注。
大湾区规划蓄势待发,对本港是冲击还是推动难以预料,不过,回顾过去一年,内地其实已以“斩件”形式,不断向本港推出多批前期措施,小至“港人在内地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住址证明豁免”,大至“内地科研资金过河”及“非服务业投资优惠”,《香港01》带大家来一次全面大盘点。
大湾区规划几经推迟,终有望于日内出台。而过去一年,内地亦陆续分三批推出优惠措施,影响范畴由大至小,由商业投资活动,延伸至港人在内地日常生活,可谓无孔不入。
第一批优惠:
签署《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非服务业范畴同享惠待遇
第一批优惠措施早在去年6月推出,国家商务部与特区政府在CEPA( 《 内 地 与 香 港 关 于 建 立 更 紧 密 经 贸 关 系 的 安 排 》 )框架下,签订《投资协议》及《 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投资协议》在此前双方签订的《服务贸易协议》 范围以外,对包括制造业、矿业和资产投资的“非服务业”提供投资优惠待遇。换言之,本港投资者在非服务业范畴,亦可享有国民待遇。而《经济贸易合作协议》,则加强中港两地多个行业的合作,协议亦为香港参与“一带一路”设专章,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以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就业、就学、交通全面覆盖
此外,优惠也涵盖个人层面。8月中央多个有关部门宣布,内地高校须一视同仁招收港澳学生、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公民可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交通上,则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火车站,设置可以回乡证购票的自动售票机。
第二批优惠:
住房公积金“额外加薪”
去年12月,林郑赴京述职期间,中央再公布新一批惠民措施。其中港澳人士在内地享有的“住房公积金”,可在结束内地工作后提取,成为一大亮点。内地“住房公积金”由职工及所属单位共同缴存,双方缴付数额相等,而个人缴存至少为年度平均薪金的5%,新措施规定,港澳人士缴存基数、比例和办理流程等都与内地职工一致,而“住房公积金”原本只可用于职工买房及家居装修用途,惟新措施令港澳人士可在离开内地后,全数提取,被视为是对在内地工作港人的“额外加薪”。
港澳生享专项奖学金
另外,内地亦参考内地学生奖学金政策,为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生增设“特等奖”。而在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员,亦享有与内地居民一样的待遇,可向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各类项目经费。
第三批优惠:
资金过河撑港科研
第三铺优惠今年5月起陆续推出,先是中央科技部和财政部公布,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可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直接申领项目经费,实现“科研资金过河”。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当时就强调,香港在大湾区范围内,拥有科研源头优势,措施可令本港获取内地资金优势,加强本港科研产业在区内的角色。
驾驶、就业、电信、电子支付拆墙松绑
除了科研,在港人在内地生活细节上,亦在随后3个月内逐步松绑。广东省交管局6月公布,港人在广东省申领机动车驾驶证,不再需要提供由内地公安机关核发的住宿登记证明,估计每年可豁免上万宗香港免试换证申请。8月初,国务院又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证,日后内地聘用单位,将无需向内地社保等相关部门提交文件,为港人雇员申请“台港澳人员就业证”。而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则决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讯漫游费,以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此外,这次措施亦推动便利港人到内地开设银行户口措施,以及让香港电子钱包可与内地互通。
港澳人士内地居住证出台迈向全面国民待遇
而该批措施中,最“贴地”的一项,则是向港澳在内地生活人士发放“内地居住证”。国家公安部、港澳办及国台办早前联合公布9月实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居住证载有“公民身份号码”,该号码按国家标准分配,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编制。港人申领居住证后,可享有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规定在内地享受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及9项便利措施。公安部指,三地居民只要在内地有固定居所、逗留半年以上、有稳定就业或在内地就学,即可申请居住证。新居住证所提供的便利待遇涵盖面之广,可谓为港人迈向全面国民待遇,跨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