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李柱铭忆最深刻片段 营救李卓人、助记者回港英国冷淡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今日是六四事件29周年。民主党创党主席、支联会创会副主席李柱铭接受《香港01》记者访问,剖白六四回忆。作为当年香港支援北京民运的牵头人物之一,李柱铭认为除了游行、集会、屠城,这些主要事件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就要数到英国大使馆对香港记者的态度。他透露当时局势恶化后,香港记者由于被困在北京,一时无法回来,要求英国大使馆保护他们及提供支援,可是大使馆却对他们不予理睬。李柱铭认为,大使馆的处理手法,实在太不公平。至于六四事件后,港人酝酿过三罢、挤提中资银行等的抗议手段,但最后都被支联会叫停,李柱铭也细数其中的决策过程。他表示这些决定,是支联会内部人集体决定,他也有参与决策,外界往往将矛头指向已故支联会创会主席司徒华,其实并不恰当。

现时维园每年都有六四纪念集会。(资料图片)

记者仓皇求助 英国大使馆:迟啲再揾你哋

话说当时有四十多位记者,本身在屠城发生前,局势开始恶化,老板已开始叫他们尽速回港,但他们宁愿不收任何报酬也想留下看到最后一刻。但到后来镇压发生,军队真的开枪,他们感到惊恐,想找机会回香港,可是又暂时没有机票,一时之间滞留在饭店中,人身安全受很大威胁。

李柱铭表示,当时有传媒朋友向他求助,说在北京的记者想到英国大使馆寻求保护,以及安排往机场的汽车和包机回港:“点知英国大使馆叫佢哋唔好郁,留喺原地,迟啲再揾佢哋,留低电话号码就算。”

李柱铭认为,大使馆明显是不想理会那些记者,做法相当不公道,他记得相当清楚。“所以6月5号下午,BBC访问我,我只讲一样嘢,英国大使馆对香港记者嘅处理手法,好唔fair,完全唔想理班记者。”

李卓人当年一度被北京当局扣押。(资料图片/吴炜豪摄)

入港督府见卫奕信要求救李卓人 对方简单讲几句即想送客

最后那批香港记者和其他随行人士平安无事,因为李柱铭认识已故船王包玉刚的女婿、港龙前CEO苏海文,对方答应安排包机,并在港府安排下,于6月5日把他们送回香港。只是在临起飞前,公安登机搜查,将李卓人拉下机,亦即是后来李卓人被拘捕,被迫签悔过书才获放行的一役。

李卓人被捕消息传出后,大批市民前往港督府外静坐,要求港督出面营救。李柱铭透露,当时他连同多名时任立法局议员(包括后来的民建联成员谭耀宗),入港督府与卫奕信见面。卫奕信表示,将会向时任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及英国外交部Telex(电传打字机)讯息,简单讲几句就想送客。不过李柱铭不肯,要等到卫奕信真的传讯后,方肯离去。

六四过后,一众立法局议员前往港督府,要求卫奕信帮忙营救李卓人。(资料图片)

取消三罢因怕演变成“六七暴动翻版” 非司徒华一人决定

六四过后,本来支联会酝酿在6月7日星期三发动全港罢工、罢市、罢课(即三罢),以及举行百万人集会,向北京政府抗议,但临门一脚却宣布取消,多年来,不少人都将矛头指向司徒华,认为这是他主导下的决定,阻碍抗争行动。

李柱铭认为这种指控并不公道,因为司徒华本身已同意三罢,只不过后来旺角发生暴动,背后明显有组织:“当时一架一架的士、Van仔载满晒人,全部有纹身,多数都黑社会嚟。班人拎起晒玻璃樽掟舖头,入去抢嘢搞事。”

于是支联会内部再开会讨论,各人都认为如果大型集会及三罢继续进行,共产党很大机会再找人参与暴动、打砸抢烧,局势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才叫停行动。而决定的也不是司徒华一个人,是大家的共同决定,包括李柱铭本人亦有份,“大家都惊变大型暴动,变成六七(暴动)翻版”。

多年来,一直有批评指司徒华叫停三罢,阻碍抗议行动。(资料图片)

事前已酝酿挤提中资银行 忧“损害香港经济”作罢

至于多年来亦有另一种批评,就是当时有人想用大规模挤提中资银行方式、配合金融界向中国银行抽资,向中方施加经济压力,其中一个主要倡议者,是当时汇点成员、后来成为“梁粉”的学者陈文鸿。而六四屠城后数天,的确有市民在中资银行大排长龙挤提,但最后在支联会阻止之下,不成气候。

李柱铭承认,早在六四屠城之前,支联会、教协等一众人士在开会之时,已有人表示如果最后真的演变成军事镇压,就发动市民挤提中资银行。但每次一有人提出,主流意见必定反对,因为这会伤害香港自身经济,因此每一次举手表决,都大比数反对否决。

“好似武侠小说咁,先用刀捅落自己心口度,再穿去敌人身上。”他认为,挤提不但未能达到惩罚共产党的目的,反而最先搞垮香港的经济,所以他后来联同司徒华,分别在港岛向九龙区召开记者会,呼吁民众千万不要再挤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