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专访】郭荣铿倡成立湾区仲裁中心 助年轻律师增执业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央重点决策之一,期望藉著粤港澳三地产生的协同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和就业,对香港而言,其中一个机遇是将本港专业法律服务引入大湾区。立法会早前考察大湾区,专业议政、公民党法律界议员郭荣铿亦有参与,他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香港可在大湾区扩大国际仲裁中心角色,成立仲裁机构办事处,处理商业纠纷,协助内地企业来港融资等,有助年轻律师增加执业经验,打开内地市场的大门。不过,本港律师不热衷了解大湾区,以及内地不尊重港人提供的专业服务或成为进程的其中一个隐忧。
因工作关系,郭荣铿不时来往中港两地,总结是次大湾区之行,郭荣铿认为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和佛山等一线城市展虽然迅速,但位置较偏远的城市如惠州、肇庆等地,仍需要时间发展,而当中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大部份与他们接触的领导和官员,都是以粤语进行沟通。郭荣铿说,内地官员期盼香港可以将不同的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科技和教育等专业知识引入大湾区,以提高湾区整体的竞争力,惟目前仍面对不少制肘。
香港作为亚太区主要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方面的国际排名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仅次於伦敦和巴黎。郭荣铿认为,香港律师在这方面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亦有语言上的优势,建议可考虑在广州或深圳成立专门的仲裁中心,将所有在湾区产生的商业活动,包括金融、建筑等,让香港律师进行仲裁,“由香港的专业人士处理仲裁,可以给予人信心,同时内地的人又不用去到太远的地方打官司,在深圳便可处理得到,十分便捷”。
香港律师在大湾区有何角色?
除了成立仲裁中心外,香港律师还可以在大湾区担当甚么角色呢?郭荣铿举例指:“一间在大湾区的科研公司要来香港上市、做融资,香港的律师和会计师便可受惠;一个专门负责大湾区的私募基金要来香港成立办事处,亦可透过香港律师协助”。虽然目前有香港律师在内地提供类似服务,但只限一小撮法律界人士,“所以我在考察大湾区时向内地的官员和本地政府说,若果想推行专业服务的工作,一定要确保新晋年轻律师亦有机会取得工作,将服务变得普及化”。郭荣铿强调,这些工作并非新的主意,只是现在可以更集中、更有系统地进行。
环顾全球其他三大湾区即纽约、三藩市及东京,粤港澳大湾区在于其“一国两制”的独特性,香港的法律制度及政治体制与内地城市有所不同,在此情况下,有人提出在湾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法院,让三地法律有一站式专门法庭。郭荣铿表示,以他的理解,目前大湾区应先以经济合作先行,未有需要设立专门法庭。
大湾区规划料本月底出台
大湾区规划讨论多年,具体方案何时出台一直为人引颈翘首。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于今月底出台,而原定于5月21日,由香港中华总商会牵头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宣讲会亦一拖再拖,将会暂延至6月11日举行。届时,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会分别介绍大湾区规划大纲,六大商会和商界人士亦会一起探讨大湾区规划的发展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