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评戴耀廷风波 陈文敏批中国式斗争:特首太空闲?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被指在台湾发表港独言论,其后遭到中方、港府和左派人士抨击,短短两星期间成为被建制派声讨旋涡的风眼,更被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点名指摘;三年前的香港大学副校长任命风波,主角正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文敏,他当时亦被左派人士铺天盖地批评,终致任命告吹。
陈文敏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自香港回归以来,不只他一个人受到这种“中国式的斗争模式”狙击,认为当局根本没必要将戴耀廷的学术性言论提升到政治层次,直言“一个学者说的话,根本费不着用那么多资源对付,甚至连特首也要出来说话,难道特首无事做的吗”?
2015年,港大副校长遴选风波历时约十个月,期间主角陈文敏被斥“不务正业”,拖垮港大法律学院的研究质素,又被指涉及占领行动期间的匿名捐款报告,令这位本在校园内执教鞭的教授,顿然成为社会“公审”的对象。任命在争议声中告吹后,批评风潮逐渐告一段落,直至港大校委会前成员兼学生会前会长冯敬恩和外务副会长李峰琦,日前就否决陈文敏任副校申请的司法覆核不被法院受理,事件才再登上新闻版位,但相信对大众而言,风波的过程已变得相当模糊。
副校长遴选风波三年后的今天,戴耀廷在台湾的一个论坛上发表“人民自决权利”言论,回港后引来港府、中央部门和建制派批评,特首林郑月娥亦开腔,指政府有责任“以正视听”。陈文敏曾是过来人,对于戴耀廷的言论,他认为政府犯不着以高姿态处理,认为若果中方和左派传媒没有大肆渲染的话,事件过几天就会丢淡,惟多年来政府都学不懂这种处理政治危机的方法,对多元社会的言论自由包容度亦不足,“有些事只要容忍了就平息,但不容忍就越激发”。
港府多年来都学不懂“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这个简单的道理。
他认为,社会上有正反声音很正常,执政者应让市民自由讨论、和平地处理,但港府多年来都学不懂“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这个简单的道理。
对于这种四方八面袭来的批评,陈文敏形容这是“不是朋友,便是敌人”的中国式斗争,对象更不只他一人,不论是戴耀廷、李柱铭或司徒华亦曾遭殃,而这类事件在回归后越来越多,梁振英上任特首后情况尤其严重,“近五年来,出现不少对人不对事的攻击,用整个社会资源来针对一个人”。他认为,一个学者的说话,根本费不着用那么多资源对付,甚么连特首也出动,反问:“难道特首无事做的吗”?
过去一年,香港面对释法风波、高铁“一地两检”和《国歌法》本地立法争议不断,传媒寻找专业人士回应时,往往会想到陈文敏和其同事、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港大法律学系教授陈弘毅,代表正反声音。陈文敏认为,一个具言论自由的社会应容纳不同的声音而又可以和平共处,正如他和陈弘毅般。二人的法律背景相似,纵然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却是相处了30多年的朋友,他认为这才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近年香港社会经常提到“法治已死”,担忧作为香港核心价值的法治走下波。陈文敏认为,这应归咎于政府在管治上处理不当,以及与中央的沟通不善。他说,不少具争议的事情,只要换上别种处理手法,便不会变成今日的光景,“例如为何宣誓风波会走上要释法那一步呢?……人大日理万机,为何在案件审讯期间要释法呢?还是有人在中间煽风点火?”认为政府不但没有在当中担当沟通桥梁,很多时反而是火上加油。
陈文敏教授的办公室内,尽是与法律有关的书籍,访问接近尾声时,他向记者介绍贴在门上的海报,那是学生送给他的礼物,名为《politics for beginner》。
看来,法律之中,离不开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