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首11个月“钓鱼骗案”减逾36% 损失金额减近5成至约5千万
诈骗案近年日益严重,警方2023年接获4322宗“钓鱼骗案”举报,损失金额为1亿240万港元;而去年1月至11月期间,警方共接获2580宗“钓鱼骗案”,较前年同期的4068宗减少1488宗,下跌36.6%,损失金额为4,960万港元,也较前年同期9,770万港元,减少4,810万港元,下跌49.2%。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书面回复周文港议员有关“钓鱼骗案”的提问时指,警方推出的“防骗视伏器”成效显著,会持续检视及提升功能,并计划与网页浏览器开发商或防毒软体开发商探讨合作的空间,积极强化防骗的措施。
“钓鱼骗案”一般是指不法份子透过发放短讯、电邮、语音、二维码等作饵,以渔翁撒网方式发放,伪装为电讯商、连锁零售商店的会员奖赏计划、网上付款服务商、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声称收讯人的帐户有异常、积分到期需换领礼品、需要核实帐户等,要求收讯人点击内含的连结进入假网站,留下帐户登入凭证、信用卡资料、个人资料等,借资料再刷卡消费或转走帐户积分。
过去两年进行五次大型执法行动 拘捕54人涉逾九百宗案件
邓炳强指,警方一直以情报为主导,积极打撃“钓鱼骗案”。在2023及2024年共进行五次大型执法行动,由于大部份诈骗集团位于境外,亦有联同内地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拘捕行动,捣破多个诈骗集团,牵涉超过900宗案件,于两地共拘捕54人,当中在香港拘捕49人。被捕人涉嫌干犯“串谋诈骗”、“使用虚假文书”和“洗黑钱”等罪行,涉款超过6,886万港元,行动中检获数以十万计涉嫌被骗徒利用作诈骗的电话卡及相关电脑设备。
防骗视伏器功能不断扩大提升
他指,自“防骗视伏器”在2022年9月推出以来,截至2024年11月,共录得超过648万次搜寻,预警约83万次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市民也透过“防骗视伏器”内的“公众举报平台”举报超过31万个可疑来电及超过32000个可疑网站,成效显著。而自推出起,“防骗视伏器”不断升级并扩大功能。现时“防骗视伏App”已经备有“拦截”功能,应用程式内“可疑来电警示”及“可疑网站侦测”的功能会自动辨识诈骗来电和诈骗网站,如发现潜在诈骗或网络安全风险,会即时发出通知,提醒用户不要接听或浏览。“防骗视伏器”同时也设有“公众举报平台”让市民举报诈骗陷阱,进一步丰富资料库的内容。
警方也会将资料库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及网站资料转交电讯商,电讯商根据相关资料封锁有关电话号码或停止服务,并阻截用户登入怀疑诈骗网站。截至2024年11月底,按警方要求,电讯商成功拦截约25100个涉及诈骗案的网页连结及封锁或停止超过8000个涉嫌进行诈骗的电话号码。
此外,警方与银行业界紧密合作,善用“防骗视伏器”数,,于2023年11月推出第一阶段的“可疑账号警示”,初期覆盖“转数快”平台交易渠道。其后于2024年8月及12月分别推出第二及第三阶段,覆盖范围扩展至网上银行、柜台交易及自动柜员机包括存钞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系统将在交易确认前发出警示,提醒市民有潜在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