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民联倡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园区 冀中央发补贴助湾区企业吸纳人才
经民联今日(23日)发布“构建北部都会区双循环跨境物流中心”研究报告,提出在北都洪水桥打造全球供应链服务集聚区、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支持企业设电子商贸平台等10项建议。其中,针对跨境电商吸纳人才方面,生产力促进局主席、立法会议员陈祖恒倡向中央争取制订政策,为有意参加培训、或落户湾区指定电商园区的香港青年提供补贴,聘用港青的当地电商企业也可有补贴。
倡洪水桥设全球供应链服务集聚区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建议,在北都洪水桥设全球供应链服务集聚区。他指洪水桥北临深圳湾,具备交通优势。他力数设集聚区的多种好处,包括提供土地、税务等优惠支持政策后,可争取更多内地及国际优质供应链服务企业落户,亦方便香港建设“双循环”产业互联网交流平台,为内地及国际企业提供各种跨境业务。
林健锋强调,香港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最国际化的城市,亦是国家的离岸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港,理应争取中央支持,打造全球供应链服务集聚区。
建议向中央争取补贴 吸引更多港青投入电商产业
跨境电商产业在内地发展较为成熟,更是世界趋势。中国内地、韩国,美国的电商渗透率已达39%至40%,香港为5%至10%。陈祖恒建议加强贸发局发展跨境电商的角色,具体建议包括增加对贸发局的资源投放,比如创新展会方式,将实际展会中的洽商、互动,延伸至互联网平台,亦可以让贸发局利用人工智能(AI)收集资料,提高商贸配对效率。
电商发展亦离不开人才,陈祖恒建议政府提供财政资源,培育香港电商青年人才和打造培训基地。谈及原因,他引述《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称,电商行业内部专业分工愈来愈细、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他指,可向中央政府争取制订政策措施,如为参与电商培训、落户湾区指定电商园区的香港青年提供补贴,以吸引更多港青投入电商产业。若港青获当地电商企业聘用,用人单位也可获补贴。
陈祖恒指香港缺乏淘宝般规模的电商企业
陈祖恒呼吁特区政府给予政策优惠,支持本地企业设电子商贸平台,并引入认可品质检验机制,提高平台可信度。他指香港缺乏如淘宝一般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令本地产品不能依靠本地平台外销,是发展跨境电商的一大不足。他又称,内地跨境电商面临海关、法律方面难题,但发展都很好,香港相比有优势,更应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