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消息:食环署研外判街市 交私人公司分租档贩 引入摊位增人流

撰文: 潘耀升
出版:更新:

食环署辖下有74个公众街市,截至去年底空置率16%,近七成公众街市空置率较疫情前上升,港岛区街市尤其严重。《香港01》获悉,食环署正研究将辖下街市外判,其中一个方向是仿傚房委会采用“整体承租”模式,将一份租约批予一间公司,再由承租商决定货品种类,分租予档贩。据了解,当局亦考虑引入摊位模式,可以是“朝行晚拆”的摊档,希望增加人流,解决“街市死场”问题。

政府2019年曾提出外判管理模式,目前在4个街市试行,包括天水围天幕街市、东涌东日街市两个新建的临时街市,以及已翻新的香港仔街市和荔湾街市。不过,食环署是街市业主,仍由署方厘定租金及签订租约,外判商则负责日常管理,有别于“整体承租”模式。

元朗同益街市截至2023年底有约440个档位,当中仅租出168个,空置率62%是全港最高。(资料图片)

元朗有街市六成档位丢空 港岛街市空置率升得劲

食环署辖下超过六成的公众街市,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已启用,设计陈旧过时,且日渐老化。食环署2018年起推展“街市现代化计划”,预留20亿元全面翻新或重建街市、希望提升公众街市的环境,吸引更多租户。

截至去年底,食环署统计辖下74个公众街市、12,655个街市档位,出租率约84%,换言之空置率为16%。当中,元朗同益街市约440个档位仅租出168个,空置率62%是全港最高。其次是宜安街街市(54%)、洪水桥临时街市(48%)、鲗鱼涌街市(46%)等。

空置率上升较明显的街市包括有炮台山电气道街市、铜锣湾灯笼洲街市,以及观塘宜安街街市,空置比例分别增加17至18个百分点。在空置率升幅较高的10个街市中,有7个都位于港岛区,九龙区街市占两个,新界区仅1个街市上榜。

2019年《施政报告》提出为食环署街市引入新的外判管理模式,希望加强街市的管理水平。(资料图片/麦凯茵摄)

4个街市试行外判管理模式

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019年在《施政报告》提出,为食环署街市引入新的外判管理模式,希望加强街市的管理水平,令街市更兴旺和切合市民所需,当中天水围天幕街市和东涌东日街市两个新建的临时街市,以及香港仔街市和荔湾街市两个翻新街市,已试行外判管理。

除了日常管理、清洁、保安和小型维修外,外判商亦要订定推广和发展街市的策略。不过,食环署是街市业主,仍负责厘定租金及签订租约。政府当时说总结经验后,再陆续推展至其他新街市。

政府拟资助食环署街市贩商安装电子支付。(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消息:食环署研外判街市 由承租商分租予档贩

《香港01》获悉,鉴于部分街市比较老旧,食环署希望引入私人市场的经营模式,提升服务及改善购物体验,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整体承租模式,将辖下街市外判,一份租约批予一个承租商,再由承租商决定货品种类,分租予档贩,有别于4个街市早前试行的外判管理模式。目前房委会辖下所有新落成街市均以整体承租方式出租。

然而,过去有报道揭发不少屋邨档贩,由街市承租商旗下菜肉档租用,令人质疑有利益冲突。

据了解,当局亦考虑引入摊位模式,可以是“朝行晚拆”的档口,希望增加人流。目前处于“摸底”阶段,故未有定案和推行时间表。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八月与立法会议员陈家珮等走访香港仔街市,叶刘淑仪称人流尚可,但二楼及三楼则颇为淡静,其中三楼干货位置,几乎一整列档口结业,同层档主纷纷慨叹生意难做。 (叶刘淑仪Facebook相片)

陈家珮忧食环署街市遭垄断 倡限制货品售价

新民党立法会选委界议员陈家珮八月时曾视察香港仔街市,发现二楼及三楼颇淡静,其中三楼干货位置,几乎一整列档口结业,同层档主纷纷慨叹生意难做。 陈家珮接受《香港01》访问时说,如果外判予单一承租商决定街市货品,要小心“唔好畀人垄断”,建议租约加入条款限制货品售价不能过高,例如参考入息水平、通胀指数等厘订。

陈家珮建议一并检讨食环署街市租约制度,举例香港仔街市部分摊档同场不同租。(苏炜然摄)

陈家珮建议一并检讨租约制度,举例香港仔街市部分摊档同场不同租,“旧东主可以有特惠租金,一万几蚊月租,新入嚟嘅东主价高者得,隔离舖去到五至六万蚊”,呼吁不能再以旧政策处理租约,部分街市更有摊档违规用作储物。她又建议将空置率较高的公众街市楼层,租予非政府组织用作社福用途,例如托儿、长者日间护理等。

翻查资料,申诉专员公署2018年已主动调查食环署街市管理问题,包括同场不同租,位置相近摊档租金可相差90倍;逾七成摊档可以“世袭”,不需重新投标;同一承租人租用多个摊档,违规用作储物。

李梓敬担心食环署公众街市全面引入商业模式后,会扼杀基层商贩的生存空间。(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李梓敬忧扼杀基层商贩的生存空间

新民党新界东北立法会议员李梓敬接受《香港01》查询时说,担心食环署公众街市全面引入商业模式后,会扼杀基层商贩的生存空间,同时食品加价基层市民要“挨贵𩠌”,希望食环署在市场化与政府经营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