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扰记者|记协:官员开腔后滋扰似乎停止 警方已接触报案人跟进

撰文: 潘耀升
出版:更新:

香港记者协会早前反映执委及数十名记者遭无理滋扰,包括家中收恐吓信,家人亦受牵连,随即报警及向私隐专员公署投诉。事隔半个月,记协今天(26日)表示警方已接触最少两名报案人跟进,私隐专员公署将三宗投诉之一转介警方,至于两名记协执委报案人暂未获警方联系。记协形容,当警务处处长、保安局副局长以至特首开腔回应后,滋扰似乎停止,显示在香港法治和保安官员的威严下,歹徒仍然有所忌惮。

9月13日,记协主席郑嘉如公开记协主席、执委、数十名记者受滋扰恐吓的事件,展示社交平台上针对记者的贴文,包含记者相片及威吓字句。(夏家朗摄)

郑嘉如撰文提及记者受滋扰恐吓事件

记协主席郑嘉如在《记者之声》撰文,重提本月公开记协主席、执委、数十名记者受滋扰恐吓的事件。她说,执委起初误以为只有记协成员受影响,认为不予理会,滋扰者自然会放弃。惟后来发现有多家传媒受影响,包括《独立媒体》、《志传媒》成员,以及Hong Kong Free Press创办人,状况持续数月,如再不行动恐怕肇事之徒会得寸进尺,牵连更广。

记协主席郑嘉如指自己及两名家人亦受滋扰,有人向与其家人有关的机构发出电邮,内容涉及虚构的指控。(夏家朗摄)

郑嘉如说,记协执委全员以及多名记者义工于是联络每名受影响记者、与他们会面访谈、检视恐吓讯息、整理时间线、监控社交媒体“起底”和恶搞讯息。记协亦向维基媒体基金会及Meta求助,并联络精神健康机构提供服务,鼓励受影响人士报案,和发出《新闻工作者面对滋扰应变指南》以作预防。郑嘉如代表记协感激义工、提供协助的专业人士和机构,在记者面对严峻挑战时,不计光环与回报,施以援手。

9月14日,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回应有记者及其家人称遭受恐吓的事件,他说香港是法治社会,如受任何恐吓、滋扰绝对鼓励出来报案,警方会不偏不倚、不论背景地彻查事件。(欧阳德浩摄)
9月13日,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被问及记者受滋扰事件,他指香港是法治社会,无论任何人都不应受威吓、侮辱或骚扰,呼吁若有任何人受到威吓等,应向执法单位举报。 (欧嘉乐摄)

警方接触最少两人跟进 私隐公署转介警方 记协执委暂未获联系

案件亦有新进展,郑嘉如说记者会后记协得悉警方已接触最少两名报案人跟进案件,私隐专员公署亦将三宗投诉之一转介警方跟进,至于记协执委会两位报案人暂未获警方联系。记协将继续监察状况,鼓励同业多交换讯息,避免再现记者独自面对困境等情况,她说此事印证记协存在的意义。

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被问到部门如何跟进记协受滋扰事件,令传媒免于恐惧地工作,他说任何人有需要执法部门协助可以去报案,执法部门会秉公办理。 (卢翊铭摄)
在多名官员表明不接受滋扰恐吓的行为后,前述情况似乎全然停止。这显示在香港法治和保安官员的威严下,歹徒仍然有所忌惮,不至于公然继续其恶劣行为。
记协主席郑嘉如

反驳有评论称记协指控虚构 官方确认收投诉

郑嘉如亦不点名指某些传媒刊登评论,质疑记协的指控全部匿名、或指无人报警,暗示甚或明示指控属虚构,她反驳“这明显与事实相违”,因记协早于声明提供报案人数目,警方和私隐专员公署均于短时间内向传媒确认已收投诉、有三间传媒机构亦发声明确认有人员受滋扰,而记协主席亦于记者会上读出其家人收到的滋扰信内容。

郑嘉如不点名指某些传媒刊登评论,质疑记协的指控全部匿名、或指无人报警,暗示甚或明示指控属虚构,她反驳“这明显与事实相违”。(夏家朗摄)

她说《立场》案判词中,法官多番提出“没提供客观基础”而作出的一些评论,是构成煽动罪的基础之一,“这些时事评论人莫非没有阅读过记协声明、没有阅览当天新闻、又无视政府回复,而作出‘没有客观基础’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