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党邀请专家讨论低空经济 香港可大力研发地面设施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然而本港城市环境存在挑战。新民党昨晚(22日)邀请城市化和环境规划专家Barry Wilson演讲,分析低空经济的成功例子与阻力。
全球专注软硬件 地面设施欠缺研发投资
Barry Wilson说,中国内地、英国和美国都有不同的低空经济商业模式,指无论是垂直行业整合或外判合作的模式都有成功例子。然而,发展低空经济亦存在阻力,包括噪音滋扰、安全隐患、城市规划、法律规管及设施配套。
理论上,现时软件和硬件技术已足够应付低空送递服务,但全球均欠缺发展低空经济所需的地面设施的研发和投资 ,包括飞行器的降落设施、充电设备、中转站等。
香港可先在市区以外地点试行
若香港要发展低开经济,Barry Wilson建议可针对地面设施的研发和创新,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较重视飞行器和软件的研发,而忽略了这方面的投资。他亦建议在市区以外的地方进行低空经济试行计划,赶及在北部都会区落实前,进行低空经济的可行性研究,以在北部都会区和新市镇的城市规划中部署。
对于飞行器的安全问题,Barry Wilson引用数据说飞行器将不会构成主要的安全疑虑,但市民对飞行器的安全性观感才是其中需要克服之处。他亦表示飞行速递可用于医疗运输、表演娱乐和重要文件速递,亦认为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