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仁六四前夕撰文:创伤纵被掩盖仍是伤痛 学习宽恕不代表忘记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六四事件35周年前夕,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撰文,提到“三十五年前发生在首都那场耗人生命的事件”,在人们内心某处留下深深的创伤,尽管它已经被掩盖或已结痂。

周守仁说,宽恕不代表忘记,但能让内心得享自由,又以天主来作比喻,“祂总会为那些需要宽恕、却没勇气去寻求它的人,随时作出宽恕。祂对我们无条件的爱,清楚地藉著祂独生子的苦难和死亡而表达出来,即使在我们还处于罪过而又未认罪的状态时。”

周守仁枢机昨天(30日)在公教报以“就是每年这时期……”撰文,提到“三十五年前的事”。(资料图片/天主教香港教区直播截图)

周守仁:一些人多希望告一段落 但人不总是会遵循外来的要求

周守仁枢机昨天(30日)在公教报以“就是每年这时期……”撰文,提到“三十五年前发生在首都那场耗人生命的事件”,指无论一些人多希望会告一段落,但它仍然令很多人不安,“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有著本身的意志,不总是会遵循外来的要求。”

周守仁说,“三十五年前的事”在人们内心某处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尽管它已经被掩盖或已结痂,始终是一个伤痛处,仍需要适当的处理以作治疗,祈求事件会有个了结,健康的生活不应被黑暗空间里的悲伤和怨恨所缠扰,但强调不是说能够忘记那天晚上和接下来多个星期所看到的,以及深深所感受到的一切。

六四事件35周年前夕,周守仁枢机昨天(30日)在公教报以“就是每年这时期……”撰文,提到“三十五年前的事”。(公教报网站截图)

周守仁:宽恕不代表忘记 上主不会先要求悔改

周守仁又说,虽然记忆再没有那么清晰,但内心的感觉仍然存在,尤其是到了“每年的这个时期。”他说信仰触动到他要原谅任何人与任何事,透过宽恕各方才能摆脱相互指摘和“我永远不会宽恕”的痛苦思维。他以天主作为例子,“祂总会为那些需要宽恕、却没勇气去寻求它的人,随时作出宽恕。祂对我们无条件的爱,清楚地藉著祂独生子的苦难和死亡而表达出来,即使在我们还处于罪过而又未认罪的状态时。”

他说上主的宽恕不会先要求我们悔改,所以也可以学习主动去宽恕,“宽恕不代表忘记,但它能够提供一个先决条件,让我们内心得享自由”,形容可让所有人得享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周守仁最后以一则祷文作结:“上主,我怀著信心和希望,把国家的民主发展交托给你。你是公义和大智的,从起初直到永远。让我背负起你的轭,向你学习。好能透过你的良善与心谦,可以看到生命永恒的渴望。让我们在爱中前行,互相支持好能化解矛盾,享受圣三共融的美丽。主啊,请引领我们!请与我们、中国人民同行!亚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