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比赛】荷赛自然组得奖故事作品 拍出大自然的死与生

撰文: 周颖瑶
出版:更新:

“今年的自然组别参赛作品竟然没有什么阐述气候暖化的故事--倒以动物故事居多。”“世界新闻摄影2017”自然组别的评审主席Christian Ziegler 如是说。可惜这些动物相片不是人们在网上常看到的可爱照片,而是血淋淋地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爱恨情仇的作品。Getty Images 摄影师 Brent Stirton 夺冠之图片故事 "The Rhino War" 描述了在亚洲地区对犀牛角需求逐年递升之时,非洲的犀牛在既得利益者与动物保育人士之间的如何挣扎。National Geographic 摄影师 Ami Vitale 则在四川拍摄当地的熊猫保育人士的工作,终于让熊猫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这辑照片为她赢得自然组别(故事)的亚军。Christian Ziegler 指出,大自然本不是什么乐园,那是一个战场,而且情况愈发被人类所威胁。看着这些得奖作品,或许会为人们当头棒喝,在我们不常接触到的深山野岭,动物们也在挣扎求存。撰文:周颖瑶

一头黑犀牛被发现死在南非的赫卢赫卢韦–乌姆福洛济禁猎区,头上的角已被斩去。凶手估计是来自约五公里外的本地部落,他们非法进入禁猎区,并在一个水坑内以高火力的静音猎枪射杀犀牛。(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Reportage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反偷猎部队追捕三日后,终于在南非克留格尔国家公园接近莫桑比克的区域逮捕了两名怀疑偷猎犀牛者。(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Reportage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Dawie Groenewald 是一名犀牛牧场主人,也是犀牛贸易合法化的推动者之一。Groenewald 曾卷入多宗怀疑非法捕猎犀牛角及洗黑钱活动达六年,但他一直否认所有指控。(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Reportage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Dorota Ladoza 正在一个动物庇护所安抚着一只刚完成手术的犀牛BB,牠的妈妈早已被偷猎者杀死,遗下牠孤单一个在野外抵受鬣狗的攻击。(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Reportage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只16岁的大熊猫在四川卧龙保护区让摄影师拍照。牠的儿女受训三年后已成功放生。(Ami Vitale/National Geographic)
在四川雅安市碧峰峡熊猫基地,一只大熊猫小心翼翼地照顾牠刚出生的骨肉。(Ami Vitale/National Geographic)
照顾员将一只熊猫BB抱到碧峰峡熊猫基地育婴所的窗前。(Ami Vitale/National Geographic)
熊猫管理人员尝试以无线电信号,在卧龙保护区探测一只正接受野外生活训练的熊猫,牠能够住得有多偏僻,也能够代表熊猫有多适应野外生活。(Ami Vitale/National Geo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