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黑夜】摄影手记:浓烟未散
[编按] 有说小贩是拉阔民主政治的盟友,阿拉伯之春由小贩自焚而起,旺角黑夜的开枪冲突最初也因小贩被扫档而起。当晚摄影记者陈焯𪸩采访小贩,没法事先预见这一切的政治意义,却捕捉了两发枪声前的一个关键时刻。黑夜过后,摄影记者再回到旺角,在静谧的横空下走著,却恐怕拍不出平静。
猴年的第一夜,一场出乎意料的骚乱拉开了香港的序幕。
大年三十,我被委派拍摄一辑小贩的图辑,原来构思是,以肠粉大王作主线,做一个人物故事,讲述香港小贩如何在狭缝里生存。然而,肠粉大王在深水埗开档时遭食环留难,唯有于大年初一改变计划,去旺角碰碰运气。
本来一心拍摄小贩故事,后来本土派在街头叫喧,气氛骤变,更多的警察增援,形成对峙之势,我当时估计事件不会升温,最终会各自解散,小贩继续摆卖,市民继续揾食。况且,这些场面在占中时我已天天遇见,互相推撞指骂,或喷射胡椒喷雾等,多少有点疲倦。
因此,我决定先去茶餐厅传相片回公司,还叫了一碗餐蛋面,作为年初一的第一顿宵夜。
谁知双方仍僵持不下,在朗豪坊附近爆发一轮冲突。胡椒喷雾、警棍、咒骂声交杂, 警方出示红旗,示威者设路障堵路,投掷硬物。我走在混乱的街头,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占领旺角期间的记忆闪现。这时才发现自己没带头盔,也没眼罩、口罩等保护设备,我勉强安抚自己说,“没事的,James Nachtwey (编者按: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在香港拍摄占领运动时,也穿得轻盈潇洒。”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枪响, 犹如九.二八第一发催泪弹的声音,但没有烟雾和气味。眼前是一名交通警,他突然举枪,我意识到必须捕捉这重要瞬间,来不及换镜头,我按快门,走位, 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希望至少留下一张合格的照片。其后一阵起哄, 警察驱赶,我也许中了一点胡椒喷雾,仓惶避到路边, 想传一张即时相片回公司。这时有行家走来,祝我新年快乐,叮咛我不要“揾命搏”,我觉得,他或许是有道理的。
来不及惆怅香港何以走到如此撕裂的境地,道路上已经冒起熊熊火光,有示威者放火投砖。如此景象,以往只在外国的示威照片中看过。我走在砖头横飞的街头, 一手护头,一手持机,一边盘算著究竟站在示威者的旁边,还是警察后方,同时叮嘱自己不要重蹈占中的覆辙——只拍摄冲突场面,这次我也希望多拍些别样的照片,惜力有不逮 ,照片显得有点零乱失措。
仇恨燃烧著旺角黑夜,烟雾浓罩著旺角夜空,示威者与警方纠缠至天明,双方弄得血流披脸,最终警察出动速龙小队清场。我回家整理照片,一夜无眠,喝一杯斋啡,勉强保持清醒,小睡片刻,晚上又重临旺角,但没有预期的示威冲突,我转而继续拍摄小贩图辑。
大年初三的深夜,我又走在静谧的旺角街道上,突然有现实比小说更离奇的感觉,在烧焦的道路上,黑压压的一片,有人在前夜的痕迹上摆卖毛公仔,垃圾堆状态不同,便利店营业如常,只是香港政局的浓烟,未有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