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消息】老师傅、人情味 用照片记住香港的“小人物” 

撰文: 摄影组
出版:更新:

补鞋匠、镜框师傅、戏棚师傅,这些潜藏在社区的“小人物”可能毫不起眼,但当小店结业、旧区重建时,他们亦会随之在香港消失。摄影爱好者Ivan Wong由2013年起,走遍香港的小巷小店,拍下这些“大师傅”日常的一面。他正于火炭一工厂大厦举行摄影展览,展出“小人物”的照片。

深水埗天光墟有个经营水族器材的档口;档主林伯已摆档三十多年, 除了打风落雨,几乎每天开档。他慨叹说:“现在的城市人,玩手机多过养鱼,生意已不及当年。” Ivan在2013年拍摄观塘重建区,自此发觉社区的人和事都应被纪录,所以四出拍摄小店和小人物。(照片由Ivan Wong提供)
照片名为《戏棚老兵》,主角是雄叔。他年幼时受到家人薰陶,对粤剧有浓度兴趣;虽然多年都未曾当上大老倌,但热情未减,他由饰演兵大哥至担任戏班杂务,无一不晓。Ivan说,香港不少传统行业和手艺随社会发展而消失,这些人和事都在大家身边,却又不知怎地轻易会忽略了,他希望照片可以令更多香港人珍惜香港的“小人物”。(照片由Ivan Wong提供)
二级歴史建筑,白底红字外墙,装饰简单实用,孙婆婆就在专做画框镜框的《一平》生活及工作了大半生。孙婆婆早前已退休,让出这间位于深水深水埗医局街的舖头予同行经营,后来舖头出租,至上月不敌时代变迁而结业。Ivan提到“一平”时也感唏嘘,今年四月他曾到店中拍摄孙婆婆,怎料七月便结业了。(照片由Ivan Wong提供)
有如电影“岁月神偷”中的鞋店,铜锣湾的裕华皮鞋转眼已经营了三十多年。年过八十的谭伯身体壮健,中气十足,工作乐此不疲。小店的老师傅都有他们的故事。Ivan忆述,他在今年5月曾到西贡拍摄一名被称为“西贡之宝”的百岁铁匠,岂料老铁匠于七月便过身,铁匠的家人由Ivan处取回铁匠的照片后十分感激。(照片由Ivan Wong提供)
志记鎅木厂开业逾30年,却有可能因新界东北发展计划, 再次面对迁徙,甚至结业。他们希望木厂可以继续经营。 这里除了权哥,还有他的妹妹“妹姐”。Ivan的拍摄心得是多与被拍的对象沟通。他每次拍摄前都会跟师傅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工作,问准后才拍照。(照片由Ivan Wong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