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像】在干旱下与牛同行 南苏丹丁卡人的放牧生活

撰文: 周颖瑶
出版:更新:

自古以来,长角牛在南苏丹丁卡民族被视为与神沟通的神圣之物,亦是生活的必需品和地位的象征。在丁卡人眼中,牧牛才是一等一的正经事,那一个人一生做过什么好事坏事也不够,还要看看他养的牛有多好才能评定他的人生,说明了“牛在人在”的共生关系。在12月至5月的干旱季节,丁卡人习惯带着牛群迁移至靠近尼罗河的低洼地,筑建牛营,展开半年的放牧生活。在面对战争内乱、饥荒与气候变化的种种困境下,畜牧环境大不如前,但丁卡人依然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守护牛只,维持自古以来人牛共融的关系。撰文、图片编辑:雷怡静、周颖瑶

长角牛被视为与神沟通的神圣之物、地位的象征及生活的必需品来源,在南苏丹丁卡民族心中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存在。(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以畜牧为生的小孩直接饮用牛奶。(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旱季期间牛奶产量会减量。(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丁卡人会修剪牛角,让牛角生长成丁卡人所愿的形状,用以识别他们的牛只。(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族人吹奏使用牛角所制成的乐器。(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牛角及牛奶以外,牛只的排泄物亦有各种功用。(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人们晚上燃烧牛粪取暖用,早上牛粪会变为白灰。(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成为白灰的牛粪涂于脸上,保护皮肤免受晒伤,更有驱蚊的效用。(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族人都利用尿液清洗头发及洗脸,充分利用各种牛的“产物”。(Stefanie GLINSKI via 视觉中国)
由于长角牛实在太重要,每年都有35万只长角牛被偷,所以丁卡人都会配备武器,以防有人伺机攫取牛只。(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连小孩都习惯配以长矛傍身。(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
(Stefanie GLINSKI via 视觉中国)
在面对战争内乱、饥荒与气候变化的种种困境下,畜牧环境大不如前,但丁卡人依然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守护牛只,维持自古以来人牛共融的关系。(Stefanie GLINSKI/AFP/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