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焦点】《01》摄影记者反思露宿者与社区关系夺奖

撰文: 摄影组
出版:更新: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举办《前线‧焦点2015》年度新闻摄影比赛,于3月12日公布比赛结果。《前线‧焦点》新闻摄影比赛为一年一度全港最大型新闻摄影比赛,1993年首办,为本港同类比赛中规模最大。所有得奖作品均由香港专业摄影记者拍摄,经专业评判精挑细选,务求向社会大众展示具历史意义,兼具新闻和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摄记协希望通过比赛,让市民更关注时事及认同摄影记者和传媒的工作,同时表扬得奖摄影记者过去一年的努力和贡献。今年评审于1,361张作品中,评选7个组别,合共37幅优胜作品,以下介绍部分得奖照片及获奖原因。

《香港01》摄影记者江智骞得奖

2015年10月,《香港01》摄影记者江智骞采访油麻地露宿者,拍下露宿者在高速公路桥底的生活环境,这帧图片获得“自然与环境”组别冠军。评判认为,即使拍摄的环境为港人熟悉,照片中不规则的构图却为读者带来新角度,个中荒诞与矛盾,能让人反思露宿者与社区环境的关系。

【自然与环境组别冠军】油麻地警署后有不少露宿者居住,但经过政府清洗后,有部分露宿者被迫迁往高速公路桥底。(江智骞摄/ 香港01)

年度图片:麦难民

今年的“年度图片”由端传媒的摄影记者叶家豪夺得,他的得奖相片拍摄了佐敦深夜的“麦难民”。评审团认为,这张照片指向了香港近年极为特殊的状况:快餐店成为社会中的避风港、基层市民的依靠,更展现出包容弱势社群的感觉,引起读者反思。照片意识丰富,所表达的讯息不单是“土地问题”,思考空间较大,有社会内容,甚为耐看。另外,照片的构图、光调,以及新闻元素的分布等,都有上佳的平衡。基于以上各种考虑,评审选定此作品为本届“年度图片”。此作品同时获得“特写”组别冠军。

【年度图片:麦难民】2015年10月15日午夜过后,不少人在佐敦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内留宿。(叶家豪/端传媒/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精选得奖作品:

“一般新闻”组别冠军:2015年10月5日,前特首曾荫权是历来被控以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的最高级官员,由妻子曾鲍笑薇陪同到东区法院提堂,曾氏夫妇神情肃穆,在过百记者的包围及镁光灯的照射下,准备步入官门。(钟林枝摄/明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体育”组别亚军:2015 年11月17日,世界杯外围赛香港对中国下半场,中国队一球攻门疑已过白界线,被港队门将叶鸿辉救出,球证未有判入球。(易仰民摄/苹果日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突发新闻”组别亚军:2015年12月18日,锦上路及东汇路十字路口发生严重车祸,造成4死14伤。(林俊源摄/明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突发新闻”组别季军:2015年12月21日,深圳市光明新区泥土倾泻事故发生超过一日,救援人员在现场用大型挖掘机器和人手同时挖掘,希望找到被困的生还者。(邓宗弘摄/明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人物”组别季军:2015年3月17日,梁齐昕在礼宾府的露台徘徊。(曾国宗摄/南华早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人物”组别优异奖:2015年07月28日,港大校委会成员卢宠茂昨在学生占领会议室期间突然跌在地上,1分钟内自行坐起来,由救护车送院。卢批评学生的行为“可耻”。(邓宗弘摄/明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自然与环境”组别亚军:2015年5月10日,3呎长的未成年小野猪女闯入杏花新城商场的童装店,在橱窗内一度和警员隔窗对望,扰攘3小时后,终被渔护署兽医发射麻醉针制服带走。(余俊亮摄/明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自然与环境”组别优异:2015年10月14日,位于沈阳市郊的沈抚新城,是全国最出名的鬼城之一,皆因有当地政府耗资过亿人民币,使用超过3500吨钢铁,打造成高达170米的“生命之环”,但四周却到处都是烂尾楼盘,成为东北楼市泡沫的标志。(杨柏贤摄/苹果日报/香港摄影记者协会)

《前线‧焦点2015》新闻摄影比赛完整得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