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不安稳 陈蕾视香港为拼搏的地方

撰文: 梁文贤
出版:更新:
“陈蕾”这个名字、“豹哥”这个花名,8年前已经出现过在香港人的眼前。

2009年,当时18岁的陈蕾,还未毕业便只身从广州走到香港,参加还未被“杀台”的亚视举办的歌唱选秀节目《亚洲星光大道》。那是她为梦想第一次的“出走”。

8年间,经常来往中港两地,红磡火车站成为了唱作歌手陈蕾在香港最熟悉的地方。从小就看TVB与ATV长大,她说小时候对香港总有许多向往。可是,香港终究没有让她一夜成名。反而让她过著不稳定的生活。

经常来回中港歌地,红磡地铁站已成陈蕾最熟悉的香港地方之一(摄影:Paul Sedille)

8年后的今天,她加盟乐队Mr.成员Tom与MJ创立的音乐厂牌“自由意志”,推出作品〈出走〉,终于找到自己的创作步伐:“我做到想做的音乐,做到想做的自己,已经达成了梦想的一半!”

到底香港这片土地,承载着这位广州女生多少希望与失望?

曾亮相亚视  被称为“翻版梅艳芳”

访问相约在红磡火车站,陈蕾身穿一条鲜色连身裙,头戴墨绿色头巾,揹着一把结他,总是笑容满面,很“文青”,亦很有邻家女孩的感觉。确实很难想像8年前,《亚洲星光大道》的评判形容她为“翻版梅艳芳”。

当年,陈蕾在比赛后期时的造型比其他女参赛者大胆。一头短发,粗黑的眼线与深色的眼影,加上强硬的唱腔,以及“豹哥”这个花名,总让乐迷觉得陈蕾是一位很有男子气慨的“rock妹”、摇滚女歌手。“参与《亚洲星光大道》时,我的形象很鲜明。可能会让人觉得我就是要摇滚,要穿黑色。可是,我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少女。”

一身“文青”打扮,陈蕾觉得自己也是一名少女(摄影:Paul Sedille)

在香港,18岁是准备考公开试入读大专院校的年纪,陈蕾却直言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当时还在职业高中读设计的她,偷偷参加选秀比赛:“我是通过广州的海选才到香港的。直至真的要去香港之前,我也没有跟父母提及过,庆幸他们也很支持。”

在选秀节目得了第四名,陈蕾也顺理成章加入了亚视,开始在香港生活。家人得悉之后,也觉得在香港发展是一件“前途不错”的事。来自广州的她,对香港的想像是什么?

喜欢繁体字  对香港充满好奇

虽然在广州长大,但陈蕾对香港并不陌生。“我是看TVB与ATV长大的,所以小时候已经听过油麻地、旺角、铜锣湾等地方。那时候,我已经对香港充满好奇,很向往去这个地方。”

直至14岁的时候,她第一次跟家人来港旅游,发现广州与香港即使也以广东话作为母语,但原来两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城市的环境、文化、晚上的灯饰,还是便利店卖的矿泉水,也不一样。“我觉得香港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有特别的文化与特别的字体。”

“读书时,不论是我,还是我的朋友也会自己学繁体字。大家都觉得如果繁体字写得好,是一种光荣!”

与香港相比,广州就像一条乡村。2014年,陈蕾曾经回到广州生活过一段时间。习惯了香港的繁忙,回到广州突然发现家乡的步伐其实很悠闲。物价便宜,生活也很安稳。可是,在拼搏的年纪,她更喜欢香港的急促。“长大了,我不会向往在香港生活。香港是一个很急促的城市,生活节奏让人很不舒服,但这种不稳定,会迫使人进步。在这个竞争这么大的城市中生活,只要稍一松懈,就会被淘汰。”

陈蕾认为香港的急促可让她进步得更快(摄影:Paul Sedille)

“耍心计”让人关注自己

在亚视的日子很安稳,但她只能当一名主持,在后期跟本没有唱歌的机会。2014年,为了继续可以唱歌,她提早与亚视解约,回广州生活。“那时,我很清晰知道自己一定要回来香港。”

我问她,那段时期的陈蕾是被香港“淘汰”了吗?陈蕾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是说:“我不敢故思乱想。我不想浪费时间,我只想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

即使曾经回到广州生活,陈蕾一直相信自己会重返香港(摄影:Paul Sedille)

陈蕾是个聪明的女生,她自称“耍了一些心计”去得到别人的注意。早于2012年,她便开始在个人的YouTube Channel中翻唱不同流行曲,例如陈奕迅、田馥甄、林俊杰,或Dear Jane的歌。回到广州后,翻唱影片的量比以往更多。

这些翻唱影片的点击率动辄超过10万,全因为她够快。“我很留意这些歌手。当他们发表新曲,我就会立即练习,第二天就会上载翻唱影片。我要乐迷在YouTube搜寻偶像的歌之外,也会找到我的翻唱影片。”

除了快,视觉上也要够爆。陈蕾用的结他贴满了色彩鲜艳的贴纸。而且,房间背景与帽子也要抢眼,满足网民的视听欲望。“心计”是颇成功的,但原来这些歌也不是陈蕾的最爱。“其实我最喜欢的音乐是日本乐队Radwimps与One ok Rock!由读书到现在也很喜欢他们,上星期也买到演唱会门票,我真心觉得自己看日本乐队的眼光很准!”

“哈日”的偏好,或许就是驱使她选择在2015年加盟日本唱片公司的香港分部“Amuse Music Hong Kong”。

重拾自由  从心出走

然而,身处唱片公司旗下的生活并不愉快。她不能写自己喜欢的音乐,不能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灵魂。我写歌时,只会想公司会否不喜欢。”当一名创作人开始“自我审查”,她便失去了创作的自由。因此,她离开,转而加入了“自由意志”,推出新作《出走》。

如何能够找到创作的自由与灵魂?“创作自由不是我写了什么就没有人可以改,而是一个团队有商有量的决定。我们互相信任大家,取一个平衡。”在《出走》这首歌,除了作曲与写词,陈蕾也参与了编曲、宣传、MV拍摄等的工作。难怪,陈蕾也在Facebook上说她遇上了十分热血的团队,让她可以凡事亲力亲为。

对于陈蕾来说,出走是一场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摄影:Paul Sedille)

8年间,陈蕾来来回回香港无数次。香港给了她美好的想像、给了她挫败,也给了她希望。讽刺的是,当一些80后、90后正盘算着离开香港,出走到其他国家生活时,陈蕾却依然选择香港。选择香港,不是因为相信香港,而是她相信自己。

“出走,不一定是离开家园像我一样由广州来到香港工作。真正的出走是要跟自己对话,到底现在的生活模式是否自己喜欢的?如果生活令自己很大压力,很迷失,你要选择内心的出走,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