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de:重整旗鼓再策骑
两年前正式投入复合活动、开始举行巡演的英国牛津shoegaze老大哥乐队Ride,他们睽违足足21年的全新专辑《Weather Diaries》就在今天面世。
2015年11月底,Ride来香港为《Clockenflap》音乐节演出,当时我便曾向主将之一Mark Gardener问到他们复合后可有创作新歌,而他的回答是目前仍未有写新歌的计划,那会是乐队到下一个阶段才去做的事。结果在相隔19个月之后,我们已可以听到Ride的回归专辑,那足以是叫乐迷引颈以待而来吧。
仍记得那个星期五晚上,我们看著Ride的演出,即使他们只是如数家珍地表演乐队的旧作,但单是看到Mark Gardener和Andy Bell两位灵魂人物再次在舞台上站在一起演出、听到他们的二重唱,再加上久违的低音结他手Steve Queralt与鼓手Loz Colbert,已有著难以言喻的感动。
大家需知道,Mark Gardener和Andy Bell在1996年间反目决裂、导致Ride解散收场,然后都不知道Ride有没有重组的一天。
有趣是,Mark Gardener在2003年已曾带同个人乐队来港参与在维园举行的《Rockit Hong Kong Music Festival》演出,继而又在2012年的《Clockenflap》作一支公的acoustic表演,两次也有重玩Ride的曲目;而Andy Bell亦曾以Oasis低音结他手的身分来过香港表演。但Ride真正登陆香港,《Clockenflap 2015》那年才是第一次,犹如履行了我们这辈乐迷的一个心愿。
我算是第一代英伦shoegaze乐迷。上世纪90年代初叶,我看著来自独立厂牌Creation旗下的Ride崛起,成为英国媒体的独立音乐宠儿兼火红名字,也看著shoegaze乐潮在英国独立音乐圈爆发。
而且当年Ride的每一批作品都见证著乐队的一个阶段。从起初的三部曲EP到1990年秋天面世首张专辑《Nowhere》是最正宗的shoegaze / noise-pop,到1992年的第二张专辑《Going Blank Again》乃处处表现出他们要走出shoegaze的框架而迈向成熟浑圆,1994年的第三张专辑《Carnival of Light》记载了他们投向复古的迷幻摇滚风,再到1996年的《Tarantula》就仿佛是他们为唱片合约而作出的草草收场平庸之作。
阔别21年,Ride在《Weather Diaries》里并不独只要复刻他们昔日的声音,而是想加点新意思,即使仍旧交由老朋友Alan Moulder负责混音,然而却叫人意外地找来来自伦敦电音舞曲界的Erol Alkan担纲唱片监制。
于是《Weather Diaries》内的作品都呈现了点点电音元素,但却处理得无伤大雅,至少Ride没有变成甚么电音摇滚乐队来。慑人心魄如〈Leave Them All Behind〉的〈Lannoy Point〉那电幻肌理便恰到好处,新单曲〈All I Want〉贯穿著跳脱的人声取样,〈Rocket Silver Symphony〉由electro-pop节拍主导,短短的〈Integration Tape〉是首ambient乐章。
〈Charm Assault〉是Ride式快板歌曲但多了一点新迷幻气息,〈Home Is a Feeling〉是今天的dream-pop曲目,〈White Sands〉是他们从未如此的萦绕心头的唯美之作。仍shoegaze吗?也许主题曲来到尾段奏出了shoegaze的氛围与铺陈。而只要听到Mark Gardener和Andy Bell的双主唱,那份亲切感都被唤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