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dive还不止于此──三位瞪鞋客的《Slowdive》对谈
当乐队发表过一张足以为一个流派写下定义的传世之作,然后不甚欢地解散,廿年过去,原班人马宣布重组、发片,你会希望他们──1. 保持廿年前的经典味道,以不变应万变?毕竟你最爱的是他们洗炼时光、青春却萎靡的音色。还是──2. 冒著可能不讨喜的风险,期望他们把多年的音乐历练沈淀后,做出另一种新声音?
英国Shoegaze名团Slowdive不可能没想过这个问题,1991年及1993年分别以《Just For A Day》及《Souvlaki》奠定了shoegaze界江湖地位后的廿多年,他们挟著同名专辑《Slowdive》回朝。“同名”这回事,Slowdive早在1991年的首张同名EP《Slowdive》试过,当中更有极具代表性的同名曲〈Slowdive〉,现在以新专辑为乐队之名重新定义,无疑是个进取又具野心的举动。
但不谈名字,只谈内容,《Slowdive》的“新定义”到底是甚么?扭耳仔请来三位不同年代的瞪鞋客,谈谈《Slowdive》中到底所谓何事。
Alok自90年代迷上Shoegaze(瞪鞋),称得上是本港首批瞪鞋迷。组过瞪鞋噪音团Pillow、电音乐队Slow Tech Riddem,亦以独立音乐人身份过发表多张专辑,风格跨越瞪鞋、电子、迷幻摇滚,现为电音组合重力重构指令(Gravity Alterstra)成员。
Kim、Andy@Thud 本地shoegaze/dream pop团新生代代表,单曲〈Lime〉和〈Venture〉曾获NME及Drowned in Sound力赞,15年发表首张EP,新作品筹备中。
Kim:整张专辑我也喜欢,听第一首歌〈Slomo〉已经有“大师兄回来”的感觉。刚认识Slowdive时,他们尚未复合,完全没想过他们会来港演出,更没想过会重组。现在竟然发表新碟,还要是同名,对乐队、对乐迷,也别具意义。
Alok:《Slowdive》重拾了他们首张专辑《Just For A Day》的编排,但声音质地像第二张专辑《Souvlaki》。总括而言,新专辑绝对能达到我的期望。有时一些重组的乐队,令人觉得“原来不过如此”,但《Slowdive》很有水准,像以前初听他们专辑的感觉。
Andy:反而我第一次听《Slowdive》时,与期望有点落差。但之后在不同时间听──下午、睡前、巴士上,才发现它要点时间才能消化。有些专辑你第一次听已经觉得吸引,这张有些歌曲第一次听没感觉,却愈听愈喜欢,例如〈Everyone Knows〉,所以继续听又会有新感觉吧。
瞪鞋声音新旧交融
Andy:《Slowdive》与第一、二只碟的结他ambience及reverb有点像,但令我更深印象的是,2014年我在Slowdive现场听到的音色,全都在《Slowdive》展现出来,两者音色的source很像。
Alok:《Slowdive》会开始制作,其实是由结他手Neil及鼓手Simon发起的,新歌中的soundscape及ambience,也许是Simon的意念。Neil也有谈过,这次的结他set沿用了《Souvlaki》的声效,所以新旧作品是有相似程度的。
Andy:像是旧乐队吸收到现今乐队的元素,造出来的音乐很贴近现今的乐队,但调子和音色仍有种独一无二的signature。例如〈Star Roving〉有点像DIIV这类爽朗型的shoegaze,结他声音偏向尖锐,Slowdive既玩到这种感觉,也有沿有的结他tone,感觉很新鲜。
Alok:DIIV吗...我也要听听。
Kim:外国有人说Slowdive是Slowdiiv。
Alok:新的乐队我没听太多,〈Star Roving〉有点像Lush的声音,爽快得来很舒服。
Kim:不过〈Go Get It〉一听就像传统Slowdive,还要知道是哪一首,立即让人想起〈Souvlaki Space Station〉,结他的delay、鼓的感觉,一听就知道是Slowdive,有多少乐队的character可以这么突出?其实这很成功。
Alok:简单不复杂。Madchester的鼓会很花巧,但一去到shoegaze,鼓声就会很简单,反而落重reverb。
Andy:这只碟的鼓声也比较实净,没想像中那么散,以前的都像融入了歌中。
变化多端的《Slowdive》
Alok:我很喜欢〈Slomo〉,它作为回归专辑的第一首歌,一定要很爽、节奏要鲜明。它给我的印象是,怎么这么像“王菲”Cocteau Twins?节奏像Cocteau Twins,也像The Sundays,适合在星期天听。〈No Longer Making Time〉则像《Souvlaki》时代的歌,《Souvlaki》开始去美国嘛,像美国shoegaze那种较粗糙的声音。
Andy:我喜欢〈Everyone Knows〉,后面不知道是木结他还是Fender telecaster的声音,riff很重,不太像平时的Slowdive。
Alok:他们说整张专辑也用telecaster。
Andy:是吗?没用Epiphone Casino吗?
Alok:他们好像没说,我有找资料的。
Andy:也像是弹telecaster,总之riff很重。
Kim:我反而喜欢〈Go Get It〉,低音结他响起那下很深刻。其次是〈Don’t Know Why〉,这张专辑头四首歌节奏较快,但〈Don’t Know Why〉的节奏很特别,没那么直接,鼓声也有心机...ok,整只碟也有心机的,只是这首特别有心机,旋律一听就记得,Rachel的歌声也很动听。
Andy:Rachel的主唱混音有点像她早前的side project乐队Minor Victories,比以前的frequency多了high pass,令Rachel的声音好像一缕烟。两个vocal的声音也不同了。
Kim:相信是混音的问题。
Alok:比以前洁净点吧。
Andy:以前的vocal没这张那么突出,现在Rachel和Neil的frequency不会相撞,层次分明。
Andy:我想谈谈终曲〈Fallen From Ashes〉,第一次听完全不像Slowdive。(Alok:像坂本龙一),像坂本龙一或Phillip Glass写的钢琴电影配乐,但听起来也几特别、几新鲜,很少听Slowdive有钢琴声。
Kim:总之只要是Slowdive玩,我就能接受。
瞪鞋大团复出潮中的异相
Andy:Slowdive当年为瞪鞋发展走了第一步,就像My Bloody Valentine、Lush一样,已经为这个genre定下多个流派。新专辑中的Slowdive式shoegaze,仍然属于他们的高水准作品。嗯,应该形容为耐听。
Kim:说回喜欢Slowdive,是因为他们shoegaze得来,有种很平和的温柔感,与其他乐队很不同。虽然我不是能将他们的历史倒背如流那种死忠,但凡是他们的歌,也很难觉得不好听。
Alok:其实我当时对第三张专辑〈Pygmalion〉有点失望。
Andy:你觉得太过实验?
Alok:不是,是想玩实验但又不是太实验。
Andy:〈Pygmalion〉始终不能用头两张专辑的角度来听,我也会觉得有点失望。
Alok:当是其他乐队的作品好了...
Andy:现在这股shoegaze乐队复出潮是由My Bloody Valentine(MBV)带起的,直到现在快4、5年了,每队乐队复出也有不同程度,MBV依然很MBV,Lush也很Lush,反而Slowdive没那么Slowdive,加入的新元素比其他shoegaze乐队多,姿态上很不同。而且他们也是重组了两、三年才发表《Slowdive》。
Kim:可能因为要搞其他project。
Andy:Lush比他们还要快。
Kim:复出也要巡回一下看反应,再投资下去吧。
Alok:Slowdive复出是比较著数的,毕竟Rachel是我们以前的女神,总会多留意。其他复出的有些很坎坷,很快就消失了。
Andy:例如Lush,来得快完得快。Ride的新歌也很不Ride,听得我惊惊地。
Alok:还有Swervedriver,玩了一年又似乎不见了(编按:Swervedriver于访问后数天宣布正筹备新专辑),Kitchens of Distinction也玩得不久,出了一个boxset又消失了。
几代人的音乐养分
Kim:Slowdive对Thud的创作也很有影响,他们是少数全部团员也认可、会听的乐队。
Andy:他们是我正式接触瞪鞋的第一支乐队,虽然未必是最喜欢的一队,但很容易吸引我听这种音乐,是打开我玩这音乐类型的一扇门。
很久之前的Thud早期,连第一只EP也未出现时,我特地买了Yamaha fx500 Soft Focus pedal,亦即Slowdive用的效果器,想试试感觉如何。这个举动启发到我后来如何选取声音,是很直接影响。以前Slowdive真的很fx500,现在他们好像没用fx500,用了些更精致的pedal,或者一个effector便可以。
Alok:我那时主要受MBV和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影响,但后来听到Slowdive的第一只单曲,感觉真的很不同。那时没甚么渠道看到他们的资料,但会买VHS录影带录下MV、看他们的访问。当他们谈到所用的效果器,我们便会照著买,看看怎样抄他们的声音...其实那时不太懂的,但对我很新鲜,影响很深──为何可以又嘈吵又有层次感?那是93年,我在乐队Pillow的日子。
Kim:我还未出生呢...
Alok:那时很想学玩shoegaze,后来一直有接触,一直有留意,瞪鞋之后也去到美国、日本...不过当时的风评形容Slowdive是studio band。
Andy:我也有听闻,起初Slowdive是有点过誉的。
Alok:对,当时起码一半shoegaze乐队也被形容为录音室乐队,现场演出必死无疑。
Andy:但shoegaze这个类型,在录音室里花心机的比重很大,所以一队好的shoegaze乐队,如果能在现场演出中九成十成地玩返出黎,已经好厉害。
Alok: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现场演出也要演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