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爆都唔割 ”- 核爆时的声音是如何的?
近来在网上见得比较多的字句除了是香港发生的事外,就是一句“ 核爆都唔割席! ”好奇的是:核爆时还会有“ 席 ”吗?还有就是核爆时,有甚么的声音呢?美国政府有些向外公布的核试片段,或者会给到大家一些概念。
先来点点历史背景:
二次大战时期,美国进行曼克顿计划( Manhattan Project ),于 1945 年成功制造世上首三枚核弹( Nuclear weapon,或 atomic bomb 原子弹 )—— The Gadget、Little Boy 和 Fat Man;最前者在 1945 年 7 月以“ Trinity ”计划之名作测试,后两者,就是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引爆。
但核试在二战后未有停止过,美国在 1951 年起在内华达州的 Nevada Test Site 不断作核弹的引爆,要到 1963 年,总统 JFK 才和苏联及英国签下才对海陆空及太空的核试加以限制,但地底的核试则未有管制。单是美国的核试,由 1945 到 1992 年计的话,已有 1032 次。
那真正的核试是怎样的呢?1953 年的代号“ Operation Upshot-Knothole - Annie ”核试进行了全国直播,当时用上 Kinescope 这个在当时电视台常用录像技术去拍摄,也是罕有地录下了核爆声音的一次:
上述片段在 00:15 核弹引爆,到 00:50 才听到爆炸声(即是先闪电后行雷的原理),这是原版的声音;同一条片的后半段,则是制片人用数码技术尽量呈现在现场时听到的核爆声音。
1955 年 5 月 5 日的“ Teapot ”核试,也是历史上最经典的一次,当中的 29 Kiloton 核弹“ Apple - 2 ”测试,美军用上不同的房屋作实验 —— 是为“ Operation Cue ”。当时有 48 个摄录机,在不同位置拍摄,实验用的房屋则距离爆点( Ground Zero )4700 呎至 10500 呎不等。声音,则只是后期加上去的音效。
当然没人想再有核爆涂炭生灵,“ 核爆都唔割 ”这一句,相信也是希望大家在这时势乱局,更要团结和互相支持。
一说起核武核能,又会想起 Kraftwerk 的《 Radioactivity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