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 The Smiths 首张同名专辑开拓别树一帜的独立摇滚风格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英国曼彻斯特独立名团 The Smiths 的首张同名专辑《 The Smiths 》在1984年2月出版,如今是面世35周年。盖著一幅 Andy Warhol 电影《 Flesh 》剧照的唱片封面,专辑里见证到两位主将 Morrissey 和Johnny Marr 开拓了一种别树一帜的独立摇滚声音与美学。结果专辑登上了英国排行榜第二位,日后获誉为“80年代英国独立音乐圈最举足轻重乐队之一”的他们,当年就是这样平地一声雷而来。

35年前——1984年2月20日, The Smiths 这队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在过去大半年间得以备受注目的崭露头角生力军独立乐团,就在 Rough Trade Records 旗下出版了其首张同名专辑《 The Smiths 》。结果专辑不但在独立榜上称冠,更登上英国主流排行榜第二位,为日后获誉为“80年代英国独立音乐圈最举足轻重的乐队之一”的他们踏出重大一步。

以主唱 Morrissey 和结他手 Johnny Marr 这对词曲创作拍档为首,再加上低音结手 Andy Rourke 和鼓手 Mike Joyce 所组成的 The Smiths,就在那些年得以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锐名字,因为他们于当期时开拓了一种别树一帜的独立摇滚声音与美学。

在那个对电子合成器为趋之若鹜的80年代新浪潮音乐纪元, The Smiths 偏偏与此背道而驰。 The Smiths 的独立摇滚之音,有著 Johnny Marr 的一手铿锵流丽的结他演奏,被视为师承自 The Byrds 的 Roger McGuinn 之功架,以及标志著 jangle-pop 的典范;然而 The Smiths 却又不独纯粹是一队复古风格的乐队,正如 Johnny Marr 所奏出层出不穷的结他 riff,还有 Morrissey 漫不经心地犹如喃喃自语与种种不寻常的主唱方式,笔下的精警歌词交织著是敏锐、幽默、轻蔑、悲观、绝望与柔情个性,还有歌曲的隐喻,都令到 The Smiths 的音乐是那么独当一面而有著他们的 cult 团姿态。

首张同名专辑《 The Smiths 》出现前,也有一段故事。最先乐队在1982年拿著第一批 demo 给曼城独立厂牌 Factory Records ,可惜主脑 Tony Wilson 表示对他们没有兴趣;跟著他们把第二批 demo 给主流大厂牌 EMI ,也同样不得要领。然后他们向伦敦独立厂牌 Rough Trade Records 毛遂自荐,创办人 Geoff Travis 并没有立刻签约 The Smiths ,但却先给他们发行首张单曲〈 Hand in Glove 〉,因为反应不错(即使不是非常畅销),从而叫 Rough Trade 正式把 The Smiths 罗致旗下。

原先 Rough Trade 找来了前利物浦 post-punk 乐队结他手 Troy Tate 为 The Smiths 的首张专辑担岗监制,并在位于地窖的 Elephant Studios灌录了14首歌曲,可是无论是唱片厂牌抑或乐队本身都不满意这个录音 session 。于是,再找来另一制作人 John Porter 操刀,趁乐队于1983年9月举行英国巡演期间在伦敦和曼彻斯特把整张专辑重灌,《 The Smiths 》就是这样灌录而成。

而《 The Smiths 》的唱片封面,是采用了 Andy Warhol 的1968年电影《 Flesh 》主角 Joe Dallesandro 的剧照而为人津津乐道。由 Morrissey 挑选单色旧照片作为唱片封面,也是多年来 The Smiths 的作风。

试听《 The Smiths 》

专辑以一首柔扬温婉的〈 Reel Around the Fountain 〉揭开序幕,当年有媒体指此曲是隐喻恋童癖,但乐队已强烈否认。

最初由 Morrissey 与 Johnny Marr 亲自监制下于斯托克波特灌录的首张单曲〈 Hand in Glove 〉,收录在《 The Smiths 》内是 John Porter 的 remix 版。而这是一首“放闪”歌,带出他们与别不同的爱情(“ No it’s not like any other love/ This one’s different/ Because it’s us ”),也不管旁人的眼光(“ And if the people stare, then the people stare / Oh, I really don't know and I really don't care ”),加上单曲唱片封面盖著是一幅 Jim French 拍摄的裸男背面照片,同性恋的隐喻也不言而喻。但最后却重复唱著“ I'll probably never see you again ”而换来失落的感觉,Morrissey 亦说过孤独是此曲的主题,也是 The Smiths 歌曲之多层次手法。

乐队的第三张单曲(也是专辑的先行单曲)〈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歌曲名字取材自Beat Generation 作家 Jack Kerouac 的1958年小说《达摩流浪者 The Dharma Bums 》主角 Ray Smith 常说的一句说话,Johnny Marr 的结他 riff 一出已相当引人入胜。

Morrissey 的主唱,有著他独有的怪里怪气病态感觉,唱道“No, I’ve never had a job/ Because I’ve never wanted one ”的〈 You've Got Everything Now 〉,抑或由 ballad 而变成紧凑张力的〈 Miserable Lie 〉,听到老摩的假音演唱时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扭曲快感。

在 The Smiths 的音乐生涯上,没错《 The Smiths 》并不及其后的专辑如《 Meat is Murder 》及《 The Queen is Dead 》之重要性,但当中乃得以记载到乐队的初生之犊,而且带来了多首代表作。此外,道出年轻人对社会不满的〈 Still Ill 〉是如斯爽朗流丽的 indie-pop 曲目;最后唱出“ I lost my faith in Womanhood ” 的〈 Pretty Girls Make Graves 〉来得清爽但又有点凄凄戚戚,2000年世代西雅图 post-punk 乐队 Pretty Girls Make Graves 便是以此曲命名;〈 Suffer Little Children 〉是 Morrissey 与 Johnny Marr 最早创作的其中一首歌曲,这首 murder ballad 所写是在1963至65年间于 Saddleworth Moor 发生的“ Moor 谋杀案”,更点名提到当中的三名死者,歌名则是来自《玛窦福音》。

而 The Smiths 的第二张单曲、也是乐队的漂亮 jangle-pop 经典〈 This Charming Man 〉本身并没有收录在 Rough Trade 出版的英国版《 The Smiths 》黑胶唱片专辑内,但却出现在卡式带版本以及 Sire 厂牌的美国版专辑当中,到后来再版发行的《 The Smiths 》则全然加入了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