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地音乐》第七集 - Instinct of Sight 一个画面的追求与付出

撰文: 黄靖诒
出版:更新:

《硬地音乐》第七集有本地重型乐队 Instinct of Sight!他们分享了如何乐队由 pop rock 转型至 post-harcore 的原由,更谈及结他手曾遭遇的“断手”事件。今集《硬地》亦找来 MC 仁 和 Serrini 两位本地音乐创作人,与观众探讨歌词在独立音乐创作中的角色和意义。

结成于2014年的 Instinct of Sight (简称 IOS )起初以另一名字,创团成员有女主唱阿宝与低音结他手/主音阿恒,结他手阿聪和鼓手阿健则是经由网上论坛和现场表演招募入队。在另一结他手阿维加入前, IOS 前身乐队的风格以流行味较重的 pop rock 为主,钟爱重型音乐的阿维亦坦言当初只是抱著结识新朋友的心态夹 band,本以为大家喜好风格不一样,后来才发现各人喜爱的音乐原来相当接近,于是提出疑问:“为何不试试玩自己喜爱的风格呢?”更主动出击写了一首新歌,“反正写了新歌不如也顺道换个新名字吧(笑)”,这才成为了大家现在认识的 Instinct of Sight。

相片来源:Instinct of Sight 乐队专页,Credit:Rose Xie

重型乐队一般予人齐上齐落无巧不工的印象,主音阿宝亦谓正宗 hardcore 就是“节拍很重轰轰轰就去”的风格,但她和队友都希望写下的每首歌都能够呈现不一样的画面感 - 这也是乐队名字 Instinct of Sight 的意思 - IOS 亦乐于在编曲中加入电子元素,为传统摇滚乐基调添加更多层次感。正如本集编导 Clarissa 所言,IOS 是一队 hardcore 得来很具旋律性,有别于本地其他同类型乐队。节目后半部分 IOS 先现场演出了新歌〈 Armour 〉,并剖白了结他手阿维三年前曾遭遇开放性骨折的重伤。阿宝说大家当时看X光片显示阿维的左上臂骨是“断开向上插”的状况,心情都很难过:“你们也知道弹结他需要很灵活的左手”,医生甚至明言无法完全康复,而原来阿维直至现在手向上举时仍会感到痛楚。而大家对这事件的感受就贯注在〈 Armour 〉一曲之中。

Instinct of Sight 自2014年起每年发表一首新歌,其实背后代表他们每首歌都花上最少一年时间去琢磨编曲,又或只是单纯储钱要买到某些器材去取得理想中的声音(阿健:录鼓声都要十二支咪啦),可见 IOS 以相当认真的态度对待音乐。他们现正筹备第一只录音大碟,在这个不少单位都趋向以三数首作品以 EP 形式推出的年代,阿维却认为作为“乐队”始终应该以“大碟”为创作方式。

独立音乐一般予人感觉以音乐为重点,似乎乐手的弹奏技术和编曲上的创意比较受重视,而歌词部分得到的注意则较少。今集《硬地》找来本地唱作人 Serrini 及传奇人物 MC仁,探讨歌词在本地独立音乐创作中的意义。 先作分享的 Serrini 认为歌词在独立音乐创作中,无论语意、内容乃至本质都与为主流歌手而写的有很大分别。而素来对语言研究甚深的 MC 仁则为观众讲解香港人在创作音乐时,与西方甚至中国大陆的分别:“我们其实是用方言去创作,要先把音乐里的〖语言〗和〖文字〗区分,那就...要花多一点功夫。”至于歌词题材方面, MC仁就指重点其实是创作人和受众之间有没有“知音”的存在,并举了以研究死亡学的本地乐队“招魂 Evocation ”为例:人总会有思考生死的经验,但香港又有没有这个题材的音乐呢?这就是一个寻找知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