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音教父 Kraftwerk “人与机械”未来主义专辑面世40周年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当日今日】1978年5月19日,德国杜塞尔多夫电音先锋乐队 Kraftwerk 的第七张专辑《 The Man-Machine 》(德文版为《 Die Mensch-Maschine》)面世。唱片公认为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专辑之一,对后世留下无远弗届的影响力。盖著在一个深受20世纪初俄罗斯设计风格影响的唱片封套,以及乐队的“红底”造型下,德国电音先驱 Kraftwerk 在40年前发表的《 The Man-Machine 》专辑,开拓出他们的未来主义前卫科幻电子音乐风格,对后世留下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其前先锋意义已跨越了synth-pop 到techno世代。当中一首〈 The Model 〉你别说没有听过吧。撰文:袁智聪

40年前 Kraftwerk 出版的《 The Man-Machine 》专辑(德文版为《 Die Mensch-Maschine 》) 。

1977年的前作专辑《Trans-Europe Express》,Kraftwerk已全然建立起其前卫得来而又欧陆浪漫的electro-pop音乐姿态,相隔一年后发表的《The Man-Machine》乃得以一脉相承而来,甚至一直以来《Trans-Europe Express》和《The Man-Machine》都被视为Kraftwerk的同期作品。而事实上当他们远征海外市场时,这两张专辑的作品也常被合拼在同一张单曲唱片出版。

然后《The Man-Machine》在承传著《Trans-Europe Express》那种革新的欧陆浪漫电子流行乐取向之余,也开拓出其未来主义(futuristism)与探讨尖端科技题材的取向,祭出种种科幻性与机械性的电音声响。所以《The Man-Machine》亦见证到他们得以把electro-pop推至techno-pop的形态,犹如后世techno音乐的雏型,也是何解1978年也被视为“techno元年”。

《 The Man-Machine 》是自《 Radio-Activity 》以来 Kraftwerk 第三张由 Ralf Hütter、Florian Schneider、Wolfgang Flür 和 Karl Bartos 所构成的经典四人阵容所灌录出来之专辑。而有别于过去的唱片,那不独是维持著两位核心成员 Ralf Hütter 和 Florian Schneider 的创作主脑角色,而Karl Bartos也首次加入歌曲创作人的岗位,甚至他参与创作的歌曲数量已过 Florian Schneider 。

Kraftwerk :(左起) Florian Schneider 、 Ralf Hütter 、 Wolfgang Flür 和 Karl Bartos 。

人与机械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Kraftwerk创作主旨,而被视为其概念专辑的《The Man-Machine》,主题已呈现出他们对未来与科技的幻想,涉及科幻的题材。

专辑开场曲〈The Robots〉是以给人类操控的机械人为主题,这首由vocoder主唱出的歌曲正勾勒出机械人的动态,也开创了robot-pop的先河;而专辑最后是简约电音曲风的主题曲〈The Man-Machine〉,所描写出是半人类半机械的“超级人类”。两曲首尾呼应。

从前黑胶唱片/卡式带第一面承接著〈The Robots〉之后,无论是〈Spacelab〉的太空站/太空实验室,〈Metropolis〉的未来世界大都会,皆是Kraftwerk科幻感的techno-pop曲目,而又不失有如在天际驰骋的流畅曲风。

另一方面,〈The Model〉和〈Neon Lights〉这两首美好流丽的电音流行曲则是他们笔下的现代城市都会风景。简明而轻快的前者,这首三分钟流行曲早已被公认为80年代synth-pop的蓝本,曲中所描写叫人迷恋的模特儿(达明一派的1986年作品〈模特儿〉也参照了这个题材),那又何尝不是个”she is posing for consumer products now and then”的“人肉机械人”?后者那霓虹亮透晚上、华丽夜市灿烂的霓虹灯光交织城市,也是现代生活的电幻物语写照。

《 The Man-Machine 》的另一典故,还有其唱片封套设计,那是参照自20世纪初俄罗斯“至上主义” Suprematism 以及设计师El Lissitzky的风格,而 Kraftwerk 四人的红恤衫黑领呔打扮,也成为他们源用多年的造型。同时,由于当年 Kraftwerk 未能携同繁复的器材把他们的作品带出录音室以外演出,所以乐队只能在电视节目上宣传、带来他们的“假表演”,已破格地带著其机械人(木头公仔) 四出亮相。

〈 The Model 〉是 Kraftwerk 最无人不晓的名曲,歌曲在80年代于香港乐坛上也有两个广东话改编版本,先是李锦华的〈甚么是甚么〉,然后才有周启生的〈 The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