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禁忌|15大拜山注意事项!3类人不宜扫墓、2件事做了行衰运
清明节是中国人传统的重要节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流传许多禁忌,稍不注意可能触犯先人或引来厄运,《开罐》我特别整理15个香港人最常忽略的清明节禁忌,由扫墓拜山前和后都要注意,以免招惹“朋友”来访。
一、扫墓前的禁忌
1. 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祭祀的日子,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紫色)会被认为不尊重先人,甚至可能招惹不洁之物。所以扫墓时建议选择素色衣物,例如黑、白、灰或深蓝色。
2. 孕妇、婴儿、重病者避免扫墓
传统认为墓地阴气重,孕妇、婴儿或体弱多病者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不宜前去拜山。若必须前往,可佩戴护身符或选择正午时间,阳光较充足的时段拜祭。
3. 扫墓时间有讲究
最佳扫墓时间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此时阳气最盛。太早或太晚(尤其黄昏后)阴气渐重,容易招惹不好的气场。
二、扫墓时的禁忌
4. 忌在墓前拍照
在墓地自拍或合照被视为不敬和不礼貌,坊间更有传说可能会将“不干净的东西”带回家。
5. 不可践踏他人坟墓或祭品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不敬,也可能会引来厄运。行走时应留意脚下,避免踩到纸钱或供品。
6. 忌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墓地是庄严的场所,吵闹行为被认为会打扰先人安宁,也会引来不好的运势。
7. 不可直接呼唤全名
传统认为在墓地叫全名可能让“不好的东西”记住你,建议用“爷爷”、“家姐”、“细佬”等称呼代替。
三、祭品与拜祭禁忌
8. 供品必须完整、新鲜
祭祖时,水果应选择整个,最忌切开,此外也要避免拜“空心”水果(如梨、西瓜),因为象征“无心”或“分离”的意思。
9. 烧纸钱要完全化尽
未烧完的纸钱代表“心意未达”,也可能被视为不敬,烧衣时要确认金纸是否完全燃烧才离开。
10. 忌带回家祭祀用的食物
相传祭品已沾染阴气,带回家可能影响家运。若不想浪费,可在墓前食用少量,其余留在原地。
四、扫墓后的禁忌
11. 回家前先净身
扫墓后不要直接返家,应先到人多的地方(如商场、庙宇)行一圈。进门前可用柚子叶或盐水洗手,去除晦气。
12. 当天忌买鞋、剪发
广东习俗认为“鞋”与“邪”同音,清明买鞋可能招邪;剪发则有“断发如断头”的不吉联想,做了随时行衰运。
13. 避免晚上外出或晾衣
传说清明节晚上阴气重,晾晒衣物容易吸附不好的气场,尤其黑色或红色衣服更应避免。
五、其他常见禁忌
14. 忌讨论先人过世细节
扫墓时避免谈论逝者的死亡过程或负面往事,以免引起不适或“唤醒”不好的记忆。
15. 清明节前后不婚嫁、不搬家
传统认为清明期间不宜进行喜庆活动,以免冲煞。若必须进行,可请风水师择吉日化解。
(以上资料只是民间习俗传说,并非精密科学,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