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览2018】首设借用环保餐具 记者挑战场内走塑会否成功?
美食博览可说是美食天堂,但同时亦是环保人士的地狱。胶杯、胶碗、胶叉、纸杯、纸碟、竹签......
每分每秒都有各式各样的垃圾,使场内垃圾筒轻易装满。假如使用环保餐具,是否就能不制造任何垃圾呢?
美食博览的美食固然多,
除了包罗万有的预先包装好食物,
还有各款现场即吃的熟食和试食,
令位位入场人士都买得安心又吃得开心。
但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
又有没有想过由购买到用餐完结的几分钟内,
随时已制造了最少一件需几百年来分解的垃圾?
当你吃完一件又一件食物、
随手接下摊位人员递给你的试食,
垃圾便在不知不觉间堆积起来。
而当每位入场人士都这样的话,
一次美食节制造出来的垃圾可想言之是有多少?
【美食博览2017】会展食好西变大嘥鬼?小朋友:唔环保,第日食乜都冇
20元按金借用环保餐具
为了鼓励入场人士减少使用即弃餐具,
贸发局今年首次联同企业Bottless,
推出可循环再用的饭盒借用服务,
每次借用的按金为20港元。
为了测试措施是否有成效,
《开罐Opener》记者决定进行实测,
挑战场内全程走塑会否成功!
商户:自备餐具当然好
记者租用了会场提供的餐具,
开始在场内使用环保盒来买食物,
大部分参展商都十分合作,
表示支持客人使用环保餐具。
卖鱼蛋和冻货的负责人卓先生说:
“(自备餐具)当然好,
我们又不用浪费耶么多胶碗。
我哋都尽量唔用咁多胶袋,
尽量到一定数量就会送环保袋,
希望环保袋会继续循环再用。”
不过,以他们的观察,
较少看到市民自备餐具,
大部分都习惯使用即弃餐具。
他们认为市民使用环保餐具,
不会增加他们工作量,
反而是市民可能会觉得麻烦和不习惯。
花胶档拒绝自备餐具
虽然挑战的过程大致顺利,
但记者也遇到一间卖即吃花胶的摊位,
坚持不容许客人使用自备的餐具,
只能用他们提供的发泡胶兜。
摊位的工作人员解释,
他们的花胶只可以现场吃,不设外卖,
因此不会为客人放进食物盒,
令记者的走塑挑战经历了小挫败!
记者就现场所见,
大部分人士都没有自备餐具,
或者使用大会提供的可重用饭盒。
没有自备餐盒的吴小姐表示,
她和友人没有此习惯,
认为即弃用具比较方便。
另外,许先生则说,
因为入场前未知自己会吃甚么,
所以认为难以决定要准备怎样的餐具。
当问及会否考虑使用大会提供的饭盒借用服务,
两位都表示对服务毫不知情。
除了在场内看不到任何标示和宣传,
更看不到借用餐具的摊位。
入场人士指宣传不足
记者到会场入口观察过,
发现大部分市民经过左边
拿地图和优惠卷的摊位后,
便会直接入场,
没看到右边其实就是借餐具的地方。
不少受访者都认为,
大会对租用餐具的宣传不足,
应该在场内放置更多海报或横额,
而且开幕前一天才公布此措施亦太迟。
不过,亦有小部分市民有携带私人用具,
古小姐说以往曾做过美食节工作人员,
留意到废物的数量多得夸张,
所以今年知道会场有提供借用服务后,
便决定一试并为环保出力。
“如果佢下年继续有我会继续用,
起码可以尽一分力,
令其他人见到我拎依套餐具,
都会知道原来有依个选择。”
而参加过几年美食博览的周太太也说,
今年是首次自备餐具。
她认为以往的生活习惯使用很多即弃塑胶,
于是一家人几个月前开始使用环保餐盒,
希望减少废物和养成环保的习惯。
周小朋友亦说,
“因为越来越多垃圾,
就会令到整个世界都好多垃圾!”
他希望大家不要再制造垃圾,
尝试用自己的餐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