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vs化学防晒有咩分别? SPF、PA+又咩意思?
防晒是夏天必备的物品,但你对防晒的认识其实有多深?你知道防晒其实是在防甚么、平时常看的标志又是甚么意思吗?
防晒在防甚么?
常听说防晒是防紫外线,其实紫外线又分成UVA、UVB、UVC三种。防晒除了防晒黑,还有防晒伤,而三种紫外线中,能量最强的UVC大多被臭氧层过滤掉,剩下的UVB会照射到皮肤表面,导致晒伤、皮肤发红、起水泡或脱皮。而UVA则会深入到真皮层,会让你晒黑、长斑、长皱纹,甚至可能会导致皮肤癌。
那防晒乳是如何防晒呢?主要从两方面下手:第一就是物理性的防晒,这种防晒的颜色偏白,通常利用氧化锌或二氧化钛,来直接物理性地挡住阳光。而另一种则是化学性的防晒,主要利用某些能吸收紫外光的分子。而市面上大多都是物理混合化学性的防晒。
甚么是SPF、PA+?
最常见的防晒系数SPF是指Sun Protection Factor,后面通常有15、30、50之类的数字,SPF15其实是代表它可以挡14/15的紫外光,也就是有93.3%的保护力;而SPF30代表29/30,即是有96.6%的防护力。因此不是说SPF涂两层就有双倍防护,而SPF15和SPF30其实只有3.3%的差别。那些SPF50+的即是至少有50度的意思。
另一个常见的标志是PA+、PA++这些,这其实是日本订的标准,PA是Protection Grade of UVA,从PA+到PA++++,每一个加代表防晒功能强两倍,所以PA++++就是PA+的8倍。指数愈强,被晒黑的时间就延长得愈久。因此假如只是日常的普通防晒,其实不必花贵的价钱买很高度数的防晒乳。
防晒要怎样涂?
防晒要搽得够厚和均匀,并且要定时补涂。一份2012的研究显示,每平方厘米至少要涂2毫克防晒乳,才能充分发挥效果。只要少涂了一点或流汗掉了一点,效果就会立即大打折扣。
影片及资料由《啾啾鞋》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