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行人专用区“杀街”议案通过 网民:大妈好行夹唔送

撰文: 罗伟文
出版:更新:

跳舞大妈一直是旺角的“招牌人物”,贯脑魔音加上骑呢舞姿,令人闻之色变之余亦非常扰民,油尖旺区议会终于通过取消行人专用区通过,还居民一个清静。

行人专用区即将步入历史。(资料图片)

油尖旺区议会5月24日的会议,以出席议员18名有15票赞成,正式通过取消行人专用区议案,支持动议的​民建联叶傲冬表示,多年来居民投诉嘈音严重,情况一直未有改善,与政府设立行人区的原意相违。对于行人专用区步入历史,网民拍晒手掌,直言一早应该取消,因过去的街头文化早已变味,变成了大妈的舞厅。

周未的旺角行人专用区,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专用区有N档歌手,每行10米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LIVE BAND的话还好,因为出得来表演,乐手的技术有一定水平,本土歌手唱梅艳芳、Beyond,偶尔飘过几首英文歌,尽现香港跨时间、跨地域的本土文化。

过去旺角歌手的演出曲目多元化。(资料图片)

最怕是近年冒起,伴著强劲音乐起舞的一众大妈,西洋菜南街成为噪音重灾区,强国大妈功不可没,听过梅艳芳、Beyond,行前少少就是大妈们,带著国内东北农民的山歌腔调放声高歌。

【睇片】90后回忆 初代YouTuber Ruby Close “觉得网民改变我好多”

网民笑言MK妹已经愈来愈少。(互联网)

有网民表示,好日不出一次旺角,发现过去经常耻笑的MK妹,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取而代之的,是一众劲歌热舞的大妈。

【睇片】香港节奏快兼压力大 澳门人:满街都是resting bitch face

大妈团每到星期六,就会穿著战衣空群而出,扭蛮腰、兰花手、娇嗲音尽出,配上数个巨型喇叭,就如一个露天DISCO,不时有中年大叔上前打赏,伴舞、握手、自拍,大妈都有求必应,几首歌下来收入上千都不是难事。

不时有中年大叔和大妈在旺角热舞。(资料图片)

虽然收钱一点值得商榷,不过青菜牛肉各有所爱,喜欢跳舞亦无可厚非,但大妈的加入引起了一场音量战争。要知道中国东北地势辽阔,古时老婆要叫老公回家食饭,真系细声啲都唔得,而东北大妈完美继承祖先DNA,自带强力穿透高音,亦是有其历史原因。

东北大妈完美继承祖先DNA, 自带强力穿透高音。(资料图片)

更要命的是,她们在羸在起跑线的情况下,用上了扩音器,一开口就有如平地一声雷,如果旺角冇高楼大厦,难保远至尖沙咀,都可以听到东北大妈叫老公回家食饭。【睇片】《祝君好》《未知》原是外语歌?6首你不知道的改编歌因为她们的音量太大,盖过了旁边歌档的声音,令原本一直安心表演的朋友,不得不加大声量“斗大声”。有报导引述理大实测,指旺角最吵处达104分贝,约等同电锯声响,每日逗留4分钟左右已超越世卫建议上限。

大妈们在羸在起跑线的情况下仍 用扩音器。(资料图片)

街有街上吵,却是苦了旁边的商店及楼上的居民,运输署多次缩短行人专用区时间,但噪音问题完全无改善,有商店装上隔音屏,但却被屋宇署要求清拆,令行人同商户非常头痕,上年北京有人倡议动员1,500万人“拨走雾霾”,现在旺角大妈无处容身,不如回到祖国怀抱,一来用狮吼功震散雾霾,二来令MK妹可以重回栖息地,一石二鸟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