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村民弃养原因一箩箩:嫌脚头差就唔要 义工自费密密救
“义工是这里的常客。”东涌动物医院的医护人员Ivy和Louie说道。访问当天,东涌居民兼动物义工卓小姐,带着她救起的狗狗“妹妹”到来做绝育手术。卓小姐曾在当区救起十多只狗,还自掏腰包为当区村民的狗狗做绝育。提起东涌社区动物的种种,医护人员和义工都摇摇头,真是“区区有本难念的经”。可幸是,东涌仍有很多有心人,默默地为动物出钱又出力。
东涌乡村多 养狗方式与街坊起冲突
北大屿山新市镇于1991年发展,范围包括东涌、大蚝湾、小蚝湾及大屿山东北部部份地区。未发展之前,东涌是一片农地,香港最后一片以水牛来耕种的稻田就在东涌。即使发展为新市镇,当区仍有不少村落,卓小姐指村民的养狗习惯和城市管理模式仍时有冲突。
“村民惯了把狗带在身旁,又或者他们出街时,狗狗会自动跟上。村民到公屋逸东邨内新装修的街市买𩠌,会把狗留在街市外等候,试过数次有人向渔护署投诉要求捉狗。”卓小姐明白只是文化不同,村民惯了这样养狗,反对投诉捉狗的做法。
我搬来东涌约12年了,那时这区很多狗。后来爱护动物协会定期派流动车来,大家凑够狗猫数量,便可免费做绝育。社区动物数字才稳定下来。
义工“求”村民放手 让狗绝育
但村民养动物的正确意识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仍认为动物可天生天养,任由牠们生BB。当区义工为了游说村民养狗狗绝育,都施展浑身解数,卓小姐更是独力包办接送和医疗费。“他们见不用自己花钱花气力,都愿意让我带狗狗去绝育。没有主人的流浪狗还容易一点,有主人的半放养狗反而要花一番唇舌。”除了村狗外,东涌还有许多车场、车房,不少人都半放式养狗。义工又不时在各乡村的垃圾站发现刚出生的小狗。对比起十年前,卓小姐指东涌的社区动物数量算是稳定下来。“我搬来东涌约12年了,那时这区真的很多狗。后来爱护动物协会定期派流动车来,大家凑够狗猫数量,便可免费做绝育。”
有些村民认为狗狗脚头唔好,没有为他带来好运便弃养。这真是当区特色。
狗狗“脚头唔好”遭弃养
当区的兽医医护人员亦对东涌的人和动物有一番观寮。兽医Ivy指东涌的社区动物求助个案较其他地区为多,居民常带来被遗弃的动物看医生。助护Louie与客人聊天时,也听闻不少动物被遗弃的奇怪原因。“有些村民认为狗狗脚头唔好,没有为他带来好运便弃养。这真是当区特色。”
但Ivy和Louie对东涌的客人却赞不绝口,诊所内有只留院小猫,就是附近居民救起的,居民自资带牠看医生。“东涌居民大多不是高收入家庭,但他们很有品,除了不断说谢谢外,还十分信任和尊重医生,细心聆听医生的讲解。医生跟他们说动物要以某疗程来治病,他们会先了解医疗费用,待过了一排他们储够了钱,便会带动物来治病。”这份对动物的爱心,不因富有或贫穷而改变。
东涌居民大多不是高收入家庭,但他们很有品,十分尊重医生。他们会先了解治疗费用,待过了一排他们储够钱,便会带动物来治病。
诊所设救助计划 助社区动物
说回卓小姐救起的“妹妹”,牠是卓小姐在附近车场工作时救起的车场狗。妹妹的命途坎坷,年约一岁半已生过小孩,诞下的4只狗B,卓小姐为2只觅得好人家领养,余下两只车场负责人不愿放手,硬要牠们看门口。可是车场内大货车进出频仍,两只狗B被车撞至一死一跛。
卓小姐发现妹妹时,见牠下体异常红肿,但车场主人似乎没有意欲带牠看医生,于是自掏腰包为妹妹承担医药费。谁知妹妹原来是患上类似癌症的性病。“医生为妹妹进行化疗疗程, 一星期打一针,总共六针,幸好牠身体没太大不适反应,现在总算痊愈了。”妹妹化疗期间,以防牠舐下体的伤口,卓小姐为妹妹穿上小朋友的学行裤,还在裤上剪了个洞,让妹妹的尾巴可以伸出来。妹妹休养期间渐渐肥肥白白,卓小姐才带牠接受绝育手术。化疗疗程加上绝育手术,医疗费负担实在不轻,幸而诊所提供“动物救助计划”,为被遗弃或流浪动物提供基本疫苗注射、适当的治疗及折扣优惠。
要是妹妹手术后不能为牠找到好人家领养,可能要把牠送回车场…
东涌“妹妹”仍未有家虽然妹妹的病已痊愈,但仍未找到家,卓小姐的小型收容所又因地契问题可能被封,未必能继续照顾妹妹。“要是手术后不能为牠找到好人家领养,可能要把牠送回车场……”
妹妹亲人的性格,实在难以在危机四伏、脏乱的车场内生活。在场的医护人员听到这妹妹要重返车场都感到无奈,各人都希望尽力为妹妹寻家,旦愿有心人能给妹妹一个家,让牠得到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