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救助动物列入中小学课程 网民疑惑:不救助动物毕不了业?
“儿童的行动,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鲁迅《漫骂》
孩子,是爸妈最好的一面镜子,这些年,我们见过了太多教育失败下的例子,却忘了孩子最原本的模样。
从知乎纵容孩子煮猫的父亲。到早前浙江撬锁摔猫被爸妈保护的熊孩子。
越来越多的事件在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越发轻蔑了。动物那一条条的生命,在这群孩子的眼里,仿佛只是他们取乐的用品。►毛孩子有IG了,来追踪我们吧!
中国推行将救助动物列入中小学课程,会令小孩子更关心小动物?
那条虐杀动物的产业链,目前已知最小的参与者也只有10岁!在虐杀的快乐中成长的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饲养小动物、流浪动物救助,列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并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
今年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起热议,迅速登上热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连接孩子和动物之间的课程规定!
首先,针对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课程标准规定,孩子需要种植植物或者饲养1~2种小动物,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饲养1~2种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或生活习性,知道身边常见动植物的养护方法,培养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关心、照顾身边常见动植物,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初步形成关爱生命,尊重自然,遵循动物生长规律的观念。”
看到这些课程规定和内容需求,我真的很开心,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飞速生长的阶段,他们缺乏认知,但也最好重塑。
据教育部2021年8月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共有1.07亿小学生,其中1-2年级小学生总数量为3677.6万人。
这些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因为家长的娇纵,做出许多的错事。
但如果学校能给出正确的教育,耐心引导他们,我相信,这3677.6万名孩子,一定会成为3677.6万个希望。
针对7-9年级的孩子,课程需求除了以上的几点外,还额外提出了一点——去流浪动物救助站做志愿者!
“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以自己的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
目前,全球约有数亿只流浪动物,但他们被人领养的概率还不到2%,在这2%的被领养的动物中,仍有一大部分会被再次遗弃。
没来过救助站,就无法亲自体会流浪动物的艰辛,只有亲眼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身体,难以摆脱的疾病,和孤独缺爱的眼睛,才能让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
动物救助,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事情,想要让所有的毛孩子都能有个家,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新生力量。
而这群愿意去参加动物救助的孩子,正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好的未来。
饲养小动物,救助流浪动物,这样的词语被写进教育课程标准,是我只能在梦中见到的,如今它成真了。
能够把这件事情写进义务教育的内容中,属实是一项巨大的进步,这说明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愿中国的孩子都能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能够在黑夜中发一点光,没必要等候炬火。
发声,是有意义的!为了孩子,为了毛孩子,请把这个好消息转发出去,我们心心念念的生命教育,即将落地!
延伸阅读:上海建首个宠物方舱 疫情下毛孩有人照顾 还有这设备令主人安心
【本文转自“猫来了”,微信公众号:aimenggong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