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猫咪托儿所 科学管理与学生心理减压并重:期末压力减一半

撰文: 波奇网
出版:更新:

最近,云南某高校因打造“喵星人托儿所”火上热搜!30㎡的温馨猫舍、11只萌宠入住、学生轮流当“铲屎官”……网友直呼:“现在的高校也太会宠学生了!”其实,这不仅是“云吸猫”的快乐,更是校园流浪猫科学管理+学生心理减压的完美结合。

云南一高校为猫咪建立起托儿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命关怀。(微博)

一、高校版“猫咪托儿所”:科学管理+责任培养

云南这所高校的“喵星人托儿所”并非简单的撸猫场所,而是一套规范的流浪猫管理体系:►毛孩子有IG了,来追踪我们吧!

1、严格准入:入住猫咪需打疫苗,并得到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同意,签署寄养协议。

2、轮值制度:学生根据课表排班,负责铲屎、喂食、清洁,培养责任感。

3、设施齐全:猫窝、猫爬架、猫砂盆一应俱全,确保猫咪舒适生活。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流浪猫无序繁殖问题,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命关怀,比单纯投喂更可持续。

云南一高校为猫咪建立起托儿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命关怀。(微博)

学生们需要负起照顾猫咪的责任:

+7

二、撸猫=天然解压神器?科学证实:真的有用!

高校引入猫咪,不仅是萌宠福利,更是心理健康干预的新尝试:

1、缓解学业焦虑:云南高校的“猫咪托儿所”让学生课余时间撸猫放松,转移压力注意力。

2、宠物疗法实证:多所高校举办“萌宠互动减压”活动,专业治疗犬、猫咪的陪伴能降低焦虑水平,提升幸福感。

3、情绪调节:广东仲元中学的“学霸猫”陪读、蹭课,成为学生的“心理安抚剂”,甚至帮助情绪障碍学生稳定心态。

正如心理学研究显示,与动物(尤其是毛茸茸的动物)互动能促进大脑释放催产素,让人更快平静下来~

云南一高校为猫咪建立起托儿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命关怀。(微博)

三、校园流浪猫管理:从无序投喂到科学救助

流浪猫问题一直是高校管理的难点,但越来越多学校探索出科学模式:

1、绝育+疫苗:比如南方医科大学推行“爱你萌救助计划”,为119只校猫绝育、接种疫苗,控制种群数量。

2、动态登记:建立校猫健康档案,降低人宠共患疾病风险。

3、志愿管理:学生参与喂食、清洁、搭建猫窝,既服务流浪猫,又培养劳动实践能力。

相比毕业季宠物遗弃的乱象(曾有高校流浪狗多为毕业生遗留),这些措施让校园猫生活更稳定,也减少生态影响。

云南一高校为猫咪建立起托儿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命关怀。(微博)

这条新闻下面网友的评论也非常有趣:

学生党:“每天撸猫10分钟,期末压力减一半!”
爱猫人士:“希望更多高校推广,让流浪猫有家,学生有伴。”
家长观点:“孩子变得更细心了,照顾猫咪后学会规划时间。”

小编认为,高校“猫咪托儿所”不只是萌宠乐园,更是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的创新实践。当撸猫变成一门“治愈选修课”,或许我们能从中明白:关爱动物,也是治愈自己。

延伸阅读:被弃三色猫蜕变之路 322g靠爱与关怀逆袭成长:甜度爆表争抢领养(点击连结看全文)

+3

【本文获“波奇网”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boqii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