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宠物】SAA设“老有依归”基金 资助年老猫狗安乐晚年
动物在等待被领养的过程中,有时是几个月或好几年,甚至一等就是十年以上。当中有不少动物是从年幼时已被接收,随年月过去,牠们已不知不觉步入老年,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年病,而沉重的医疗费令有意领养者却步,降低了年老动物被领养的机会。今年初,保护遗弃动物协会(SAA)成立“Tucker Fund老有依归”慈善基金计划,为合资格的领养者提供医疗资助,吸引更多人愿意领养年老动物,让牠们有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老有所依便好
SAA创办人陈淑娟(El)认为,不少人都会倾向选择饲养年幼宠物,因为可享有十几年的相处时光,见证宠物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动物也要重新适应新主人习惯,而主人也会考虑动物有一定年龄限制,年老动物可能只余下短暂时间共处,宁愿从小开始饲养,减低年老动物被领养的机会。”
SAA接收因不同原因而被遗弃的动物,当中以猫狗为主,为牠们安排领养,让牠们可以“失宠再得宠”。所接收的动物,不论年老或残缺,都可在这里终老。虽然如此,这里只是一个暂时栖身之所,对动物来说,最好的当然是可以拥有一个真正属于牠们的家。
八成待养犬达8岁
现时等候被领养的猫狗中,年龄8岁以上的年老动物约占8成,但当中并非全部都适合被领养。“年老动物普遍有长期病患,需要特别照顾,会担心领养者不懂处理,因此要视乎病情而决定是否开放接受领养。”
与人一样,当动物老去时身体机能会出现各种变化,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常见的有白内障、耳聋、泌尿、肾石、糖尿病及骨骼退化等,也有一些严重的如癌症、心脏病等疾病,需因应病情而给予适当照顾。例如患心脏病要避免牠们进行过量剧烈运动,应以慢行散步代替;如果是肾的问题则需要喂饲处方粮,减轻肾脏负荷,同时在饮食上作适当调节。
支助老狗医疗费
比起饲养一般动物,年老动物会产生较大医疗费用,长久成为负担,或会令有意领养年老动物的人却步。因此,计划会为合资格的领养者提供医疗资助,以实报实销方式全数资助指定动物的衡常医疗费用,例如每年身体检查、预防疫苗、杜虫及验血等,还会全数资助指定动物善终之火葬费用。希望借此帮助领养者解决医疗开支,提高年老动物被领养的机会。
计划为领养者提供医疗资助,减轻饲养负担,不过饲养动物更重要的是一生一世的承诺,愿意给予牠们时间照顾,陪伴牠们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为免动物再一次承受被遗弃之伤痛,SAA有一定领养条件及程序,El认为最重要是与动物互相配合得来,可以一起相处。“动物也有自己的性格,我们会尊重动物是否喜欢领养者。”而领养年老动物的条件也会相对较严谨,其中一项是建议领养对象为退休人士。“这并非必要条件,年老动物可能会因急病而入院,最重要是有人可以长时间于家中照顾牠们,可以互相陪伴。”
老狗Tucker的故事
Tucker Fund计划的名字是源自SAA接收的一只年老狗狗。Tucker原来的主人是一位长者,离世后家人因怕触景伤情,于是把Tucker转送SAA,希望为牠找到新主人。当时Tucker约10岁,知道主人离世时心情也很低落,幸好遇上了SAA董事Sylvia,为牠带来希望。“一开始Sylvia已很留意Tucker,因为牠的样子与她以前饲养的一只狗很相似。”自此Sylvia不时到中心探访及带Tucker散步,最后决定领养牠,给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后来更促成Tucker Fund成立,使各位“老友记”都可以与Tucker一样可以找到安享晚年的地方。
El还记得在SAA成立初时,曾有一位女士想领养动物。当时中心有一只年老的北京狗,她问这只狗是否最年老及没有太大机会被领养,然后二话不说就领养了牠。“有几年的好生活可以带给牠们,又何乐而不为?”El仍然记得这位女士说过的这番说话,令她相信香港仍然有不少真心爱护动物的有心人。“有些人会觉得无所谓,只希望帮得一只得一只,可以做的便尽量做,庆幸这些人仍然存在。”
现阶段计划暂时选了7只狗及两只猫开放让有心人士领养,分别是Glory、Jack、Creamy、Super X、Easter、Snowball、Jackie BB、Tab和Michael。“牠们虽然年老,但身体状况较健康,即使需要服药也是较轻微情况,不会为领养者带来太沉重负担。”
“Tucker Fund老有依归”计划部分待领养动物:(图片及资料由SAA提供)
Glory,女,2006年出生
“我是Glory,在我几个月大时就被遗弃在SAA。初来报到昤我很怕人和胆小,但这里的职员给了我很多温暖,令我开始变得开朗、相信人,而且会主动与人接触。”
Creamy,女,2004年出生
“我是Creamy,几个月大起已在SAA生活。虽然我已经是个婆婆,但我是非常小器,也很会呷醋。”
Michael,男,2009年出生
“我是Michael,性格友善热情,很喜欢跟人玩,但因长期感冒而需要住进隔离猫房。”
有关计划详情请参阅SAA网页:
http://www.saa.org.hk/news/2016_tuckerfun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