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宠物】配对准则严谨 原是避免再伤害
决定领养的准宠主说:“我也想领养宠物,不过申请了好几次,都被拒绝……”领养中心的职员说:“即使是很有钱的人,住几千呎独立大屋及雇用佣人,我们也可能会拒绝申请。”
决定领养宠物,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因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与你匹配的牠,配对过程不但严谨,亦颇费时。不少人都曾因申请被拒而对领养中心的准则存疑,但一切原是为了减少动物再被退养的结局。在迎接家中宠物新成员时,你作好一切准备了吗?
“我们并不希望动物‘货如轮转’,如果领养者只是给饭吃、有地方住,我们中心也能做到。”
为家暴受害者寻家
香港动物领养中心最近有这样的一个领养个案:Rocky是一只5岁的贵妇狗,牠曾经历家暴,弃养者表示Rocky不能在睡觉的时候被触碰,否则会咬人。在庇护所期间,工作人员尝试与牠一起留宿,发现牠除了家暴后遗症,占有欲也很强,当看见另一只狗亲近工作人员,便马上表现出攻击姿势,同样情况持续了两晚。
外表可爱的Rocky获得3个领养申请,经过一连串家访后,中心决定把Rocky配对给一对年轻夫妇。新主人有养狗经验,住所为三、四百平方呎的小房子,Rocky成为新家庭的唯一宠爱,不必跟小孩和其他动物分享主人。
Rocky一共收到三个领养申请,在家访时,职员特别问各准主人:“你有没有心理准备,在牠睡觉时被摸,可能会咬人?”成功配对的新主人说:“即使被咬也没法子,那只能怪我一时忘记了牠的特性。”结果,这份包容的心,就为Rocky配对到最懂疼爱牠的主人。
家访有必要 评估生活环境
以往经验,主人退养动物的理由五花百门,但归根究底,一切都源于最初的“错配”。因此,动物中心事前一定要做严谨的家访,尽可能减低动物被“二次伤害”的机会。
一般来说,中心约好家访日后,会按情况视察环境,包括屋苑养狗合法性、领养者意图、动物与新家的融洽程度、家人的配合等等。陈小姐说:“待领养动物来自不同背景,要配对不同的领养条件,如有养过宠物当然好,但新手做的准备功夫可能更加周全、包容度更高,两者各有不同的适合对象。”
小心筛选 免动物再被退养
再被领养是动物的命运转捩点,可惜有些动物获配对后,最后却不幸被人退回中心,令牠们身心惨受二次伤害。其实每只动物都是义工几经辛苦拯救回来的生命,除了花时间恢复身体状况,不少都经历了漫长的心灵愈合,若再被人退养,对牠们的伤害实在难以估计。
因此,人宠配对的过程就像拼图,需要耐性,当中会考虑到人与宠物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等“条件”,再看主人的工作条件、家庭收入、养宠物经验等。不少有意领养动物的准宠主都抱怨,曾三翻四次被领养中心否定资格,其实背后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陈小姐说:“准宠主要留意,这些所谓‘条件’只是每个家庭的‘特征’,当中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她强调,人宠配对成功与否,最主要视乎每只领养动物的需要,为了动物日后的生活,有必要反复小心考虑。
各机构的配对过程大致相同,香港动物领养中心就为我们解释了当中的5个步骤,供有意领养的准宠主作心理准备:
1. 领养者在网上了解动物的基本资料
2. 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讲解其性情、生活习惯和特殊照料等
3. 准主人探访动物,作初步相处和交流
4. 正式入纸申请领养,相约时间进行家访
5. 主人等待配对结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