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兔仔】节日过后弃兔增多 饲养者必须毕生照料
兔仔一向予人的形象纯洁可爱,性格温驯,相对猫狗,由于体型细小,所占空间不会太多,因此普遍认为饲养“门槛”较低。在中秋及复活节的气氛下,兔仔也容易成为季节性焦点。不过,每当热情冷却,牠们便成为被弃养的一群。其实饲养兔仔与其他动物一样,是负起照顾一条生命的责任,需要承诺照顾牠们一生,并没有门槛高低之分。
2003年成立的香港兔友协会(兔协),是本港目前唯一专为兔仔而设的注册慈善团体,提供的其中一项服务是接收被遗弃的兔仔,为牠们寻找新主人或寄养暂托,避免流浪街头。协会干事Yvonne Tung表示,兔协每年平均接收约120至150宗遗弃个案,特别在复活节后的一至两个月会明显增多。“开始时只是网上平台,让饲主交流饲养兔仔的知识,后来发现很多人弃养,于是成立协会为弃兔寻找新主人;至2005年有正式会址,渐渐发展至现时的领养及暂托系统。”
兔协除了接收从渔护署转介的个案,其余大部分是由弃养者主动联络。“当接触弃养者,义工会先向他们了解弃养原因,如果是嫌弃兔仔有臭味、咬电线等饲养上的问题,我们会提供有关知识协助,希望能解决问题,令饲主回心转意。”不过,也有饲主坚持弃养,这样就需要排期轮候,一般须等候约2至3星期。
领养前做义工 体验日常照顾职责
虽然中心有不少兔仔在等候领养,但当领养者选定了合意兔仔,并不代表可以即时把兔仔带回家,而要通过一套既定程序。“义工需要了解领养者的每一位家庭成员,包括是否对领养达成共识、对兔仔会否过敏等,还要对家中环境、甚至未来人生方向作出考虑。”Yvonne解释,要了解领养家庭会否打算生小孩,因为过去以此作为弃养原因的人实在不在小数。此外,有些兔仔因长期病患而需要特别照顾,因此要考虑家中环境是否适合、是否有经济能力负担费用,有时还需要接受家访。
通过基本评估后,领养者需要成为义工,亲身体验照顾兔仔的日常。“领养者至少要做两次义工,协助清洁兔笼,如果他们对兔毛或干草敏感也可即时知道。这些工作是饲养兔仔每天都要经历的,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是否可以承诺照顾牠们一生。”最后是上护理班,由资深义工教导基本照顾技巧,如梳毛及如何选择饲料。这一连串的流程,无论过去是否有饲养兔仔经验也必须要通过。
领养过程看似繁复,无非是希望领养者不要因一时冲动,同时也可以保障兔仔,免牠们再次承受被遗弃的伤害。“领养那一刻是很容易下的决定,但需要有心理准备,承诺到牠们生命完结为止,是一生一世的。‘领养’这光环很容易戴上,大家会赞你有爱心,或许的确如此,但你有没有决心陪伴牠们走到最后?这是很重要。”Yvonne说。
年长弃兔多 倡领养代替购买
待领养的兔仔均已进行绝育手术,而且健康状况良好。兔仔一般要在9个月至1岁才开放接受领养,而最年长的有11至12岁。近年,中心接收的个案有老化趋势,即5岁以上的中年兔愈来愈多,约占一半或以上。Yvonne解释,兔仔寿命一般有7至10岁,但近年接收10岁以上的兔仔也渐趋常见。这现象似乎反映香港人开始培养正确的饲养知识,因此令兔仔寿命延长。不过,Yvonne亦道出另一个隐忧:“人可能没有料到兔仔可以如此长寿,在面对人生阶段的各种变化时,会衍生放弃饲养的念头。”
当决定饲养动物时,不单是为家庭增添一名成员,也是对一条生命的责任,需要承诺饲养牠们直至终老。与人一样,动物老去时同样会出现各种健康及心理上的转变。对于年老兔仔,Yvonne特别指出以下常见的问题,希望饲主在日常生活上多留意兔仔的变化。“有些饲主欠缺细心观察,以为没有问题,一直没有理会,以至到出现问题时经已太迟,所以在日常生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兔子常见毛病
视力退化:如白内障及青光眼,需靠滴眼药水或通泪管纾缓病情。由于兔仔视力变差,饲主要注意动作不要太快,以免牠们受惊而作出攻击。关节退化:留意兔仔在走动时会否表现乏力,手脚会否有退化迹象,或要打骨针治疗。口味转变:胃口变差及挑食,拒绝食草,或会导致牙长问题,可以选择一些较香口的草增加食欲。其他注意地方:半年至一年一次身体检查,但一定要验血,由于兔仔容易有肝肾问题,外表难以察觉,唯一是靠验血才能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