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猫奴】由零开始了解主子心思 做个合格的猫奴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养猫不难,新手养猫只要掌握到“猫思维”,要拉近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张浩维摄)

养一只猫,门槛并不高,当双手抱过牠软棉棉的身体,再决定好名字,人与猫的世界就开始交叠。爱护动物协会(SPCA)动物行为训练导师Lily Leung以“一张白纸”形容彼此最初的关系:

“新手养猫,猫和人都同样一片空白,大家都不懂得如何接近对方。”不过随着时间过去,猫会适应新居,也慢慢学习与人共处的模式,新手主人只要掌握到简单的“猫思维”,要拉近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Lily建议应该让猫咪主动自行探索,以自己的步伐去接适应新居所。(张浩维摄)

让出“主动权” 慢热猫世界

“新主人通常太心急了,接猫回家后,想尽快与牠亲密一点,于是兴奋地一手抱起猫只。当牠抗拒,反应可能会是忍受、逃走,或者攻击;这视乎猫儿各自的性格,但不即时拒绝也不等于牠乐于接受。”Lily认为与猫沟通的不二窍门,就是让出“主动权”,让猫以自己的步伐适应新居,以最自在的方式主动接近家庭成员。

猫首次住进新居所,心情难免不安,到处留下气味是牠们的习惯。(张浩维摄)

猫以鼻子探索,当牠初进新居,到处都是陌生的气味,对身处的环境毫无头绪,情形就像小孩第一天上幼稚园,心情难免紧张和不安。带猫回家当下,主人可先把提笼放在一个较小、安静的房间,静待牠主动探身出来,并让牠自由在房间中活动。

秘密藏不住 猫只肢体语言饱含情绪

再新手的主人,至少也能看懂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当牠被人触碰时刻意避开,遇上人即闪身溜掉,那就是不太确定的表现,需要更多时间适应。相处初阶段,主人应多陪伴牠,制造共处时刻,以零食、玩具作为诱饵,或者轻轻按摩猫只脖子、额头的位置,逐步增加彼此互动。

Lily建议,初接触猫的人可观察猫耳朵,如果牠耳朵垂下、瞳孔放大,甚至尾巴下垂夹在两腿之间,表示牠处于恐惧状态。当猫在环境中四处绕圈、走动,更以脸颊磨蹭经过的人、家具,表示她对新环境不安心,并企图四处留下自己的气味,让自己舒服一点。

难以抗拒的抚摸 颈和屁股是惊喜地带       

“当你每次为牠带来零食,替牠抓痒、陪牠玩乐,牠就会慢慢记住你的味道,愿意与你亲近。”Lily为新手主人分享一点抚摸小提示:初阶段可轻轻抚摸猫的头顶、脸颊和脖子,牠通常难以抗拒,感到舒服更会亲暱地靠近。

屁股位置亦是猫的另一惊喜地带,轻轻按摩牠的屁股,让牠不由自主屁股高高翘起,可爱得更是让人停不下来。不过,猫肚子和手、脚比较敏感,不轻易被陌生人触碰,初相识时得注意避开。

对准猫咪的“弱点”,抓痒也足以令人上瘾。(张浩维摄)

喜爱看窗的猫:牠不快乐吗?

Lily解释,窗外一事一物都能为猫只带来刺激(Stimulation),猫静静看出窗外,可能单纯是想看风景,或者好奇心驱使,主人不用想得太复杂:“有些猫本性就是宅猫,喜欢窝在牠自己的‘地盘’里,可能是家中,或者只是某一房间;但有些猫是活泼猫,牠们本身就喜欢玩,甚至喜欢跟主人上街。”

抚摸猫咪头顶、脸颊和脖子,牠通常难以抗拒,感到舒服更会亲暱地靠近。(张浩维摄)

除了本性,猫的经历也大大影响牠们长大后的行为。每只幼猫四至十八周期间,是牠们的关键社会化阶段。在这段日子里,牠们经历的一切,都会印记在牠的潜意识,影响牠的性格。

最后,Lily也提醒各位新手主人,养一只猫门槛并不高,更不需要优越条件才能让牠快乐,但领养前必先仔细考虑清楚,“过来领养猫只,不是好像shopping似的,看见哪一只可爱就选哪一只,而是应该详细了解牠以前的经历,多到访几次,了解牠的性格,更应该全家人都来看看猫只,达成共识才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