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为流浪动物拍片找个家 宣扬“爱”不分品种来历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我的镜头不会刻意拍摄狗狗做出怎样的动作,我希望呈现牠们最真实的样子,借此告诉人每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让人亲眼去看见,这些在等待领养的动物,其实很可爱,而且值得一个真心作出承诺的主人。
资深媒体创作人及《NPV x Take Me Home》系列导演张宝文

【NPV x Take Me Home 第一回】 绿柔柔与Winnie

【NPV x Take Me Home 第二回】初三妈与普洱

张宝文(Patrick Cheong)是一位资深媒体创作人,曾担任多家电视台监制,包括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tar TV、Turner Entertainment等等。Patrick现正制作的《Influencer 25》,是访问型式的纪录片,利用镜头去捕捉和纪录25位香港人的故事。“一粒沙也可以影响一世界”这是他想传递的讯息,同时亦是他的信念,当中所提及的“影响力”,原来绝不只限于人类。半年前,他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流浪动物的纪录片,他想告诉人:“唐狗也好,流浪过也好,名种狗也好,都该同样值得人疼爱。”

Patrick希望透过《NPV x Take Me Home》系列,传递爱狗不该分品种、来历的讯息。(影片截图)
曾经流浪、被义工救起的柔柔还有6兄弟姊妹,现已全部被领养,只剩下柔柔还在等待当中。(影片截图)

每一双充满情绪的眼神

这辑名为《Take Me Home》的影片系列,最初意念来自美国动物组织Hope For Paws,其上载于网络、拯救流浪动物的影片传遍世界各地,点击率逾一千万。Patrick深信,一直被人忽略的唐狗,其实十分可爱、聪明、忠心,牠们绝不比名种狗差,只要认识了,谁都会喜爱牠们。

为了拍片,Patrick随动物义工走访偏远车场,走在前线感受流浪动物的一生。(待领义的普洱,影片截图)

为了拍摄《Take Me Home》系列,Patrick曾跟义工走到狮子山,亲身目睹整个“捕捉、绝育、接种疫苗及放回”(TNVR / TNR)过程;又在农历年期间走到偏远车场,当区的流浪动物因员工放大假而断粮多天,正饥饿地等待义工们喂饲狗粮。经过长时间的追访、接触,Patrick对不同经历的狗只有另一番体会:“牠们是否曾经流浪过,其实从眼神就已经看得出来。一些曾被遗弃的狗,牠们会非常没自信,与人保持距离,而且警戒心特别强。但当牠们被领养之后,眼神会变得精灵有神,动静也会活泼得多,当中的转变是很大的,当你亲眼见证过后会特别感动。”

虽然曾被地盘狗咬过,Patrick没有因此产生戒心,并坚持牠们不具攻击性。(影片截图)

Patrick一直没有养宠物,未开始拍摄《Take Me Home》之前更甚少与流浪动物接触。唯一与流浪动物有关的经历,是他差点被咬的童年往事:“小学读书时,有天我放学回家经过附近的地盘,突然有只流浪狗无声无色走近我身边,咬了我小腿一下,虽然不见血,但却很痛。”被咬的经历并没有吓怕Patrick,他更反复强调,流浪猫狗只是警戒心强,其实他们一点都不危险,最多只会对人吠叫,他甚至形容:“摸牠两下,还会开始反肚逗玩,其实牠们是天生亲近人类的。”

影片呈现狗狗流浪时和被寄养家庭收养后的对比,神态与眼神都明显有差别。(影片截图)

狗愈大 愈难被“看中”

《Take Me Home》第一回的主角是一只特别亲近人类的半岁大小狗,名叫柔柔,是民间动保团体“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义工们在一次救援行动中,从狮子山一带救出的。当日救走牠的义工Winnie说:“当时救走了一胎7只小狗,直至现已经4个月了,却只剩下柔柔未被领养。”义工们担心,随着柔柔日渐长大,恐怕被领养的机会愈来愈微。

根据一般领养狗只的例子,愈是名种而年轻的犬只,愈快被领养。可惜,很多被救的流浪狗都是唐狗,牠们甚至已流浪了好一阵子,而领养者一般都喜欢由小狗开始饲养,导致很多等待领养的唐狗一次又一次失望。

Patrick透露,《Take Me Home》系列还有很多感人和有意义的故事,他期待大家在欣赏片段时,还能用心体会到每位动物义工所发出的大爱讯息。

《NPV x Take Me Home》影片系列,以流浪狗与领养者的角色,呈现残酷世界中温暖人心的故事。(影片截图)
Patrick期待,透过Take Me Home系列,大家在欣赏片段当中,还会用心体会到每一位动物义工所发出的大爱讯息。

资深媒体创作人:张宝文(Patrick)网站:Influencer 25影片:Youtube Channel更多作品